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加载更多>>

千亿级债台高筑,房企债权到期高峰来袭

2835 0 来源:犀牛之星 发布时间:2019-02-09 15:41

E75B88B2DEEEB7A2D34864F0D7B19DD9E8F72460_size16_w550_h293.jpeg

“政策趋紧、密集调控、资金流收缩、市场降温。”这是近两年房企市场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

从疯狂圈地到高呼“活下去”的处境转变,也让众多房企措手不及。“高额债务到期、续约困难、融资渠道骤减、发债成本暴涨....”等等问题成了房产牛市降温后遗症。

面对不断严峻的环境压力,房地产企业该如何“活下去”?

“债市违约雷潮”

回顾2018年,债市“雷声”不断,不仅债券违约主体类型“遍地开花”,债券违约的数量也创出历史新高。

根据东方证券研报统计,截至12月30日,2018年新增43家首次违约主体,创出2014年以来历史新高,约占2014-2017年间全部违约主体的67%。从违约的债券数量和规模来看,2018年全年共有161只债券违约,规模合计1466亿元。

2018年信用收紧,民企违约首当其冲。43家新增违约主体中民企31家,国企6家,其它类型6家,名企占比上升至72.1%。其次,违约主体大规模向上市公司主体蔓延。43家新增违约主体中上市公司占比35%,高达15家。而这一比例在2014年-2017年仅有3家违约案例。

2018年以来出现较多上市公司违约,主要原因便是上市公司在前期融资过程中大举投资,形成对外融资的依赖,但是2017年以来债券融资收缩、定增受阻,前期激进扩张的投融资模式逐渐暴露出问题。

而在严重依靠现金周转且具有高额负债等问题的行业中,最严重的莫过于房地产行业。

据了解,2018年下半年,房地产行业存续债券需偿还规模为1786.2亿元,到2019年,房地产企业到期债券将高达5381.6亿,多家企业因资金趋紧面临违约风险。

2018年12月24日,曾经的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之一的银亿股份发公告称,公司因短期内资金周转困难,其未能按时足额支付“15银亿01”2018年已登记回售债券的本金约2.99亿元,发生实质性违约。

据银亿股份披露,“15银亿01”债券于2015年12月24日发行,规模为3亿元,票面利率为7.28%;债券期限5年,第三年附有发行人和投资者具有回售选择权。

在全面资金流趋紧的环境下,银亿股份为“留住”投资者,宣布从第四年起,将债券票面利率上调150个基点至8.78%。有趣的是,“15银亿01”几乎所有投资者都选择了回售本期债券,回售申报数量达2.99万张,回售金额约为3.22亿元,而兑付期到期时银亿股份仍未足额兑付。

在席卷而来的债券违约浪潮中,并非仅有银亿股份一家。

1月23日有媒体报道,香港上市房企新昌集团两笔总额4.5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的债券违约,两笔债券年利率均在8%以上。

1月17日,年销额超百亿的港股房地产企业佳源国际控股出现闪崩,而导火索正是外界对公司债务违约担忧,大量抛空导致大股东抵押股票发生爆仓。

“借新还旧式自救”

在佳源国际控股一天时间超80%的“膝斩”似暴跌案例下,整个房地产行业开启了密集发债期。

1月23日,恒大集团发公告称,将增发3期合计30亿美元的优先票据,恒大方面表示,拟动用增发票据所得款项主要为其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1月22日,阳光城集团发行15亿公司债券;1月21日荣盛房地产公司发公告称,公司30亿元规模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发行申请获深交所无异议函;1月18日,碧桂园发行10亿美元优先票据。同日,广州富力宣布发行规模为3亿美元优先票据,利率9.12%,这已是今年以来该公司第三次发债。

据统计,在刚迈入2019年的30天里,涉房企业债券融资已经近1400亿人民币,而这背后汹涌而来的是债券到期高峰。

在2019年即将到期超5000亿的债券压力下,多数企业均选择以牺牲利率的方式存粮自保。

今年月初,当代置业有限公司发行为期3年的1.5亿美元有限票据,票据利率高达15.5%,而此次融资也创下了2018年亚洲公开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历史最高。

实际上,房企融资成本自去年年底就已经开始增长。

据公开资料显示,2018年11月份房企境内外发债综合成本达到8.54%,已创下2015年以来单月融资成本最高水平。其中,尤其境外债融资,房企融资成本已达11.47%。较前10月境外发债成本6.45%比较,增长了5.02个百分点。而境外融资利率的高涨的原因离不开当下政策趋紧,融资难度加大的恶劣环境。中小房企为了能够平安度过债券到期高峰,只能选择高利境外融资。

借新还旧式融资也成为如今房企不得不使用的自救方式之一。

据恒大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2018下半年至2021年是房企有息负债集中到期高峰,规模分别为2.9万亿元、6.1万亿元、5.9万亿元和3.4万亿元,2022年及以后到期的总规模为0.9万亿元。

根据以往房企的平均期限参考,2018-2021年期间到期的有息负债,对应的发行期刚好在2015-2016年集中发行,而在这期间房产刚好处于牛市,在暴涨的房价刺激下,房企通过大额放债拿地。当政策趋紧,房市成交量低迷之后,迟滞的现金流成了如今债台高筑的原因之一,政策不放松,则代表房市交易量会持续低迷,而房企则会压力不断加大。

而业内人士表示,短时间内依旧看不到房地产政策松绑,哪怕松绑也不见得成交量立马上涨,维稳政策已经成为主旋律,这也意味着房企以往周期性布局惯性可能会在今后有所改变。但是在改变之前,上一波牛市导致的债务危机将会是未来房企难以解决的心头难题。

评论 0条评论
暂无相关评论信息

购买文章

实际支付: ¥0.00

微信支付:

客服热线:0755-86933318

提示

返回修改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