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犀说北交所】诺思兰德:深耕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核心产品上市在即,重点瞄准重症下肢缺血

来源:犀牛之星 2024-03-11

近期,在糖尿病以及血栓晚期治疗医学领域迎来了一项振奋人心的突破性进展——诺思兰德正式对外公布了其核心研发项目,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NL003)在治疗Rutherford 5级(溃疡)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III期临床试验的揭盲结果。这一公告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照亮了长期以来受困于此类复杂难愈疾病的患者群体的希望之路。

此次III期临床的成功揭盲,标志着诺思兰德在下肢缺血的重症治疗获得了实质性验证。该创新药的深远意义在于,它不仅展现了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促进血管新生和改善组织修复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全球医疗界应对下肢缺血性疾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和手段,并有力提升了我国在重症糖尿病及血栓患者基因治疗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犀牛之星APP显示,诺思兰德是一家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从事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用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在研产品功能覆盖下肢缺血性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肿瘤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2型糖尿病、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甲型血友病、干眼症等多个治疗领域。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科技研发机构”、“北京市裸质粒工程技术中心”和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拥有多个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新药,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获得专利授权29项(其中境内23项,境外6项)。

一、深耕缺血性疾病基因治疗,重点瞄准糖尿病、血栓晚期人群

诺思兰德主要产品为生物工程新药,即基因治疗药物、重组蛋白质类药物和眼科药物,开发了丰富且具有行业特色的基因治疗和重组蛋白质类药物的产品管线。

从生物新药研发来看,截至2022年末,公司正在研发11个生物工程新药对应13个适应症,其中基因治疗药物5个、重组蛋白质类药物6个,有2个生物工程新药项目处于III期临床研究、1个处于II期临床研究、其余生物工程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眼科用药方面,根据公司2023年半年报,公司已通过2条滴眼液生产线GMP认证/检查,拥有6个滴眼液产品注册批件,有多个滴眼液化学仿制药项目处于研发阶段。A空白图.png

公司生物工程新药管线进展情况

图片1.png

二、严重下肢缺血性治疗市场需求巨大

1.快速攀升的糖尿病发病率加剧缺血性并发症风险

①缺血性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

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异常,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如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等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甚至器官衰竭,从而导致残废或者过早死亡。

据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有关专家统计,75.67%的糖尿病病人死于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病死率位居心脑血管病、肿瘤之后,为第三高致死性疾病。由糖尿病引起的双目失明者占失明人数的4%,其中致盲的机会比一般人高10-25倍;糖尿病性坏疽和截肢者比一般人多20倍;并发冠心病及脑卒中比一般人高2-3倍等等。

可见,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它严重地威胁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

缺血性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患者中,长期高血糖状态可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进而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发心、脑、肾以及四肢等部位的血管病变,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缺血性疾病。尤其是下肢缺血,长时间的血流供应不足,会导致腿部肌肉萎缩、皮肤受损、甚至坏死,表现为下肢冷感、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乃至溃疡、坏疽等。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特别注意下肢缺血的预防和治疗。

②糖尿病患病率迅速上升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长期久坐、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过度吸烟饮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是将糖尿病的导火线点燃,成为诱发疾病的助推剂。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就曾指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原因60%与个人生活习惯有关。

事实上,巨额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投入以及一系列糖尿病新药的问世,并没有带来糖尿病控制情况的明显好转。如何实现糖尿病患者的风险因素控制,已成为全球医学专家们不断探究的课题。

糖尿病患病率的迅速上升也造成了巨大经济负担。市场调研机构统计数据指出,目前我国每年都有140万人死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2021年,我国用于糖尿病的费用就高达16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057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将会达到1850亿美元。

③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上升

在当代,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疾病之一。在最新的全球糖尿病地图(IDF Diabetes Atlas)(第10版)中显示,2021年全球约5.37亿成年人(20-79岁)患有糖尿病(10个人中就有1人为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该数字将上升到6.43亿;到2045年将上升到7.83亿。在此期间,世界人口估计增长20%,而糖尿病患者人数估计增加46%。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调查数据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糖尿病患者数量接近第二大国家印度的两倍,且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其中,老年人、男性、城市居民、经济发达地区居民、超重和肥胖者的糖尿病患病率更高,农村居民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更高。

近30多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2010年,我国已有成年人糖尿病患者近9200万,其中95%以上是2型糖尿病,发病年龄呈年轻化、患病率持续上升。截止到2021年,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者是1.4亿,较2019年增长约21.55%,发病率高达12.8%,占全球患者总数的1/4多一点,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2011-2021年这1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由9000多万增加到1.4亿人,增幅约56%,其中约7283万名患者尚未被确认,比例高达51.7%。

图片18.png

以上数据也证明了我国是糖尿病大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受着糖尿病的干扰。平均每四个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个来自中国,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是糖尿病患者。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与其相关的缺血性心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长。

2.下肢缺血性疾病危害巨大

在外周动脉疾病(PAD)中,下肢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最为常见,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下肢动脉狭窄或闭塞、血流灌注不足,从而导致下肢间歇性跛行、疼痛、溃疡或坏疽等缺血表现的一类疾病。在我国,造成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糖尿病性动脉硬化闭塞症(DA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等。

严重下肢缺血(CLI)是下肢PAD进展至最为严重的缺血阶段,下肢动脉堵塞限制血液流动,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行走能力下降、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部分患者甚至只能面临截肢或死亡。

图片3.png

下肢PAD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有关的病变占到所有病变的90%-95%。其中间歇性跛行患者5年病死率约为30%,静息痛、溃疡和坏疽的下肢缺血患者5年病死率高达70%。

3.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全球范围内,PAD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加。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而年龄增长是导致动脉硬化、PAD发生的重要风险因素。老年人群血管系统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加上多年累积的血管损伤,更容易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上升趋势,这些疾病均可能导致血管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提高了包括PAD在内的各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以及工作模式的变化,久坐少动、高热量饮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并且其普遍程度正逐年攀升。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推动动脉硬化进程和提高PAD患病风险的重要因素。

此外,环境污染、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以及快速的生活节奏这三大社会环境因素,也从不同层面共同作用于个体生理和心理,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促使PAD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攀升。

目前,PAD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医疗挑战,我国PAD患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的数据,我国下肢PAD患者约为4530万,≥35岁的自然人群下肢PAD患病率为6.6%,年龄>60岁的老年人PAD患病率为1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PAD患者人数达到5187万人,其中约10-20%的患者将进入到CLI严重下肢缺血阶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老龄化进程加快,未来PAD患病人数预计持续增加。2023年,患病人数预计将增长至5596万人。

图片4.png

我国下肢PAD患者基数大,且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患病人群持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或者没有症状,导致就诊人数底、治疗渗透率低。然而,下肢动脉疾病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危险因素是相似的,无症状的患者预后更差,因此实质上临床治疗需求十分明确。

4.针对CLI患者现有的治疗手段未满足医疗需求,急需新的治疗手段

CLI是PAD进展至最严重阶段,其具有较高的死亡率(超过50%)和截肢率。对于这类患者而言,传统的治疗手段往往效果有限。目前,CLI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血管腔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其他试验性疗法,如基因疗法、干细胞移植等。

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减少血栓形成,以及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旨在改善整体心血管状况和控制相关风险因素,仅能延缓下肢动脉闭塞的病程进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

除药物治疗外,目前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或外科手术进行血运重建是治疗CLI的最佳方案。但对于高龄、身体状况较差、存在多重合并症(如心脏病、肾病、肺部疾病等)的患者,手术风险可能会大大增加,因此他们可能不宜进行血运重建手术。另外,如果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条件极差,即远端的小动脉由于长时间缺血导致硬化、闭塞或纤维化,血运重建手术后血流可能无法有效地分布到下肢远端组织,手术效果就大打折扣。此外,CLI患者中有一部分因为血管病变复杂,如长段闭塞、弥漫性狭窄、大量钙化或扭曲变形,使得无论是开放手术还是腔内介入治疗都无法成功实现血管再通或支架的有效置入,这就限制了血运重建的可能性。

根据《外周动脉疾病管理跨大西洋学会间共识(TASCII)》数据,CLI患者首次接受治疗中,约有50%为外科血管重建,25%为单纯药物保守治疗,25%为直接进行截肢;而接受现有的这些治疗1年后的愈后情况不尽理想,CLI治愈患者比例仅为25%,CLI持续进展比例为20%,截肢比例为30%,死亡比例为25%。由此可见,目前CLI治疗手段较为局限、治疗效果不理想,市场仍存在大量针对CLI的医疗需求。

三、NL003研发进度国内领先,年内申报上市

1.NL003具有多项优势

NL003,全称为重组人肝细胞生长因子裸质粒注射液,是诺思兰德核心药物,已进入III期临床,适用于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CLI),包括缺血性溃疡和静息痛,可进一步开发间歇性跛行的下肢缺血性疾病适应症。

通过在缺血部位的局部肌肉注射NL003,质粒转染横纹肌细胞并持续表达和分泌具有促进血管生长作用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蛋白,促进新生血管再生,在缺血部位形成侧支循环,建立“分子搭桥”机制,增加缺血部位的血流供应,以达到治疗缺血性疾病的目的。

图片5.png

资料来源:诺思兰德公开发行说明书

①裸质粒载体

NL003是公司研发的裸质粒基因治疗产品。裸质粒基因治疗药物是以裸质粒作为目的基因载体开发的药物,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基因治疗形式。

相比于依赖病毒载体的基因疗法,裸质粒引起的免疫反应较轻,因其不含任何可能触发强烈免疫反应的病毒成分,故减少了潜在的免疫排斥问题。

其次,裸质粒的毒性较低,因为它不具备自我复制能力,不会像某些病毒那样在体内造成过强的炎症或毒性反应。

再者,裸质粒治疗法排除了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的风险,这意味着所输送的治疗基因不会固定在患者细胞的DNA中,从而避免了可能的基因突变引发的安全隐患。

②与传统药物相比

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NL003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的狭窄、闭塞,在疗效和持久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与血管重建手术方式比,NL003在创伤性、操作便捷性、病人依从度等方面均具备优势。

从结构方面看,NL003内含子序列,在高表达量的同时可表达两个异构体,具有协同效应,产生更高的生物学活性。

从安全性方面看,NL003采用局部肌肉注射,由于HGF蛋白的半衰期较短,因此NL003为局部表达,只能在给药部位表达HGF,不影响其他组织细胞,安全性高,并且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试验和毒理学试验,I期和II期临床试验研究证明了NL003的安全性。

从有效性方面看,NL003治疗CLI的临床II期试验结果显示,对CLI的疼痛和溃疡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首次给药第180天后在不服用镇痛药物前提下静息痛完全消失率可达56.25%,溃疡完全愈合率可达66.67%,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

从用药剂量方面看,NL003采用下肢缺血部位多点肌肉注射,每两周给药一次,一个周期内共给药3次,所有给药流程均可在门诊完成。由此可见,NL003治疗CLI,给药次数少(共3次),无需住院且能够实现一个周期给药后患者长期获益。

从治疗便利性方面看,NL003治疗方式简便,病人依从性高。

2.临床Ⅲ期进行中,今年将陆续申报上市

根据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NL003项目III期临床试验溃疡适应症全部受试者入组工作已顺利完成,静息痛适应症入组速度自春节后有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6月,NL003项目III期临床试验总体受试者入组例数完成80%以上。

而根据公司2月发布的公告,宣布NL003用于治疗Rutherford 5级(溃疡)严重下肢缺血性疾病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揭盲,实验结果表明NL003给药组显著优于安慰剂组,标志着NL003三期临床试验成功揭盲。

至此,NL003项目溃疡适应症III期临床已达到主要终点,预计有望于2024Q2提交上市申请;静息痛适应症III期临床已于2023年11月完成受试者入组,预计有望于2024Q4提交上市申请。

研发成果转化及商业化生产方面,根据公司公开发行说明书,公司NL003项目已经建立500L生产规模工艺及完善的质量标准。截至2023年6月,作为公司商业化重要载体的生物药物生产基地项目3个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结构施工进入收尾阶段;与此同时,公司已与艾昆玮合作进行NL003产品商业化策略研究,开展产品定价及市场全面调研,提前规划NL003商业化策略,为NL003顺利进入市场打好基础。

3.行业竞争格局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在CLI基因治疗药物领域,Anges公司研发的基因治疗产品Collategene®于2019年3月获得日本医药品医疗器械综合机构(PMDA)有条件批准上市,用于在标准药物治疗不足且难以进行血运重建的慢性动脉闭塞患者的溃疡治疗;国内市场方面,除人福医药联合解放军医科院放射、辐射医学研究所开发的重组质粒-肝细胞生长因子(pUDK-HGF)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外,仅有诺思兰德在研的NL003项目已进入临床III期阶段,公司研发进展处于行业前列。

目前附条件获批的日本Anges公司研发的基因治疗产品Collategene®其获批的适应症仅为溃疡,且日本Anges并未在中国开展临床试验或申请上市注册。

pUDK-HGF是人福医药控股子公司光谷人福自主研发的以表达质粒为载体、肝细胞生长因子为治疗基因的生物制品,根据诺思兰德12月11日公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人福医药的pUDK-HGF适应症仅为静息痛,pUDK-HGF已处于临床III期阶段,预计有望于今年年初揭盲。

由此可见NL003相较竞品,其针对的适应症范围有所差异。如果国内两个药物获批,因国内的市场空间较大,二者预计不会构成强竞争关系。

分子结构方面,日本竞品药物和人福医药的竞品在体内可表达的蛋白仅为一个,均为HGF728,而公司的NL003可在人体内同时表达HGF728和HGF723两种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在人体内是天然存在的,能发挥协同作用,在公司开展的临床前研究中发现相同载体下同时表达两种异构体时促血管生长的活性更高。

各公司HGF治疗药物情况

图片6.png

此外,若目前NL003针对严重程度较强的溃疡、静息痛适应症获批后,诺思兰德也考虑进一步向间歇性跛行适应症延伸。

4.市场规模预测

目前,CLI的主要治疗手段集中于外科手术,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迂回或清除动脉堵塞以恢复受损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治疗效果。然而,并非所有CLI患者都适宜接受外科血运重建治疗;对于这类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群体,治疗方法通常局限于药物保守疗法,有时甚至不得不考虑截肢手术以防止病情恶化至威胁生命。现阶段,CLI尚未有能够彻底治愈的单一药物解决方案,这突显了临床领域对创新CLI疗法研发的迫切需求,未来CLI治疗药物市场潜力广阔。

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日本Anges公司研发的基因治疗产品Collategene®有条件批准上市,而在国内市场上,国内尚无针对CLI的有效治愈药物。参考Collategene®治疗费用,按照Collategene®说明书治疗疗程及定价,一个疗程治疗2次计算,治疗费用约为7.94万元。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PAD患者人数达到5187万人,其中约10-20%的患者将进入到CLI阶段。其中70%的患者选择就诊,且就诊患者中40%不满足血运重建的条件或未选择血运重建,而选择采用药物保守治疗,由此推测,CLI药物治疗市场规模约为1151-2302亿元。

根据Collategene®治疗费用,预计NL003价格将高于传统药物治疗、低于Collategene®价格。且近年来随着PAD患者人数的增加,CLI患者人数也逐年递增。如果NL003能够证明有效治疗CLI,售后的适应症领域也可以扩展到下肢缺血轻症的间歇性跛行患者,其有望逐步替代药物治疗,预计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在治疗CLI的渗透率约为2%,同时随着诺思兰德、人福医药等产品陆续上市,患者通过基因治疗成本有望较Collategene®降低50%以上,推断2025年该领域市场规模约为11.5-23亿元。并且2030年后渗透率有望提升至50%以上,治疗成本再降低50%,推断2030年基因治疗CLI市场规模将达到144亿-288亿元。

四、其它重点在研管线NL005与NL002市场前景

诺思兰德目前研发管线中,除重磅创新药单品NL003外,另外较重磅的产品还包括注射用重组人胸腺素β4(NL005)和注射用重组人改构白介素-11(NL002),其中NL005适用于心肌梗死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处于II期临床;NL002适用于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已进入III期临床。

1.NL005

NL005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Tβ4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心脏的再灌注损伤部位,通过调控炎症、阻止心肌细胞凋亡、缺血部位新生血管及组织修复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图片7.png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目前,NL005项目II b期临床试验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目前已完成数据揭盲。II b期临床试验初步数据统计分析显示,主要评价指标(首次用药第5天和第90天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差值)虽未达到本次试验方案设定的预期,但在其它能够反应有效性的指标中(如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微循环阻塞面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等),观察到了高剂量组优于安慰剂组的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冠脉急性闭塞造成的心肌坏死。目前AMI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静脉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等疗法。许多患者经过治疗后缺血心肌得以恢复正常灌注,但其组织损伤反而呈进行性加重的病理过程,包括缺血期引起的心肌超微结构、能量代谢、心功能和电生理等一系列损伤性变化,在血管再通后表现得更加突出,甚至可发生严重的心率失常而导致猝死,这类表现称为心肌梗死所致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

据推算,我国心血管病患者达3.3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近1/4。心血管病在我国城乡居民死因中均高居首位,约合每7秒钟就有1名心血管病患者离世。心血管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最大的病因。

数据显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人数近年来急剧飙升。据中国家庭报报道,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每18-20秒就有心梗事件发生。出院人次数更能直观地看到急性心肌梗死人数飙升的趋势,2012年这一数据为84145人次,2021年却已高达651090人次,是2012年的7.7倍多。

图片8.png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1984-1999年,北京市35-44岁心肌梗死的病死率增加了154%。国家卫健委数据则显示,30~、35~、40~、45~年龄段的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与2012年相比,2021年均有大幅增加。

图片9.png

根据国家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预测,MIRI治疗的理论市场规模在2025年将达到63.4亿元,假设80%患者使用该药治疗,则对应MIRI药物治疗市场空间可达50.7亿元。

全球尚无预防或治疗MIRI的有效药物获批上市。若能有MIRI治疗药物上市,将对维护心脏功能、PCI术后的AMI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NL002

NL002通过直接刺激造血干细胞和巨核系祖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分化成熟,促进高倍性巨核细胞生成,增加单个巨核细胞血小板的产量,从而促进血小板的生成。

NL002作用机理

图片10.png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NL002为天然结构人白细胞介素11的改构体,在分子结构和生产工艺上具有多项创新性,临床有效剂量仅为同类产品的1/3-1/5,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病人的耐受性良好;由于所需剂量较小,NL002具有转化为长效制剂的可能性,有望将原本需要连续7-10天每日给药的方案简化为每周一次的给药方式,极大地提高了临床用药的便捷性和依从性;此外,NL002也已建立了高效、稳定的生产工艺,并确定了完善的质量标准,生产成本低,具备产业化的条件。

肿瘤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TIT)是抗肿瘤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抗肿瘤治疗患者中的发生率高达21.8%。CTIT包括化疗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CIT)、ICIIT以及TTIT。

CIT为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的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低于一定水平,发生率与肿瘤类型、治疗方案和化疗周期等有关。CIT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或化疗时间延迟,甚至需要输注血小板,降低化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我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据测算,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约482.47万人,新增癌症死亡病例约257.42万人,癌症总体的粗发病率为每10万人341.75例(男性351.44/10万,女性331.64/10万)。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测,我国每年接受化疗治疗的人群预计将从2018年的262万人,到2030年增长至350万人。其中,2018年中国新发2级以上CIT患者达到31.4万人,预计到2030年中国每年新发2级以上CIT患者人群将达到42万人。预计2025年,CIT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45.2亿元。

五、依靠滴眼液产品造血,弥补创新药前期阶段巨额投入

1.眼药业务实现盈利,为核心在研药物持续造血

2019-2022年,公司营收从725.17万元增长至6465.46万元,CAGR为107.36%;归母净利润从2019年的-3700.03万元变化为2022年的-4864.86万元。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781.7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14.89%;归母净利润-4864.86万元,上年同期为-5452.16万元。

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99.09万元,环比增长15.5%;归母净利润为-1389.03万元,上年同期为-2089.47万元。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目前,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工程新药项目尚处药物研发阶段,暂未实现上市销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滴眼液产品的生产销售。生物工程新药为诺思兰德重点开发的产品,但因其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公司同步开发了滴眼液化学仿制药。该类药物资金投入小、周期短、资金回笼快,公司利用现有滴眼液生产技术、品种和产能优势开展经营,以增加造血功能、缓解资金压力。

2023年9月,公司0.1%(5ml:5mg)的“玻璃酸钠滴眼液”产品顺利通过药品GMP符合性检查,以仿养创输血动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2月,公司0.2%(5ml:10mg)的“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获药品注册证书。截至目前,公司拥有拥有玻璃酸钠滴眼液(2个规格)、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集采品种)等8个眼科药品注册批件。

同时,诺思兰德子公司汇恩兰德眼科用药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并推进主要产品销售工作,与青松医药达成莫西沙星滴眼液全国销售合作,与欧康维视达成平衡盐溶液全国销售合作,各项药品生产经营工作稳步推进。

2.公司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拥有深厚行业经验,坚持高水平研发投入

公司已建立高素质的研发及管理团队,管理层和核心技术员具备深厚医药研发背景,深耕生物技术产业多年,具有丰富的医药科研、生产管理和资本动作经验,拥有丰富研发成果。公司董事长许松山曾在吉林化工职业病研究所担任所长,以及在吉林亚泰任副总裁,拥有三十多年医药科研和产业管理经验,率领公司在基因治疗和重组蛋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核心管理及技术人员

图片13.png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长期坚持高研发投入,2020-2022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分别为58.27%、75.98%、87.24%;2023年1-9月,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达86.46%。

图片14.png

六、同行业上市公司对比

同行业上市公司方面,可比公司有诺诚健华(09969)、人福医药(600079)、特宝生物(688278)、君实生物(688180)、百奥泰(688177)。其中,特宝生物、君实生物等部分已上市生物创新药企业已有成熟的上市产品,拥有完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体系,资金实力相对较强,企业规模较大。对比同行业已上市公司,诺思兰德体量偏小,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滴眼液产品的生产销售,为生物工程新药的开发和公司持续运营提供资金支持。

图片15.png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