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A股山东板块终于迎来今年首名“新生”青岛企业海容冷链获IPO批文

来源:经济导报 2018-11-12

  暂停一周后,9日晚间,证监会核准了两家企业的首发申请,鲁企青岛海容商用冷链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容冷链”)位列其中,终于拿到登陆A股的“通关文书”。

  对于山东板块而言,同样也是翘首以盼。在去年快速扩容,一举迎来25名“新生”之后,海容冷链的此张批文,亦是山东板块在今年的首张IPO批文。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除海容冷链外,青岛蔚蓝生物、青岛港国际、青岛银行等3家鲁企目前均已通过发审会,更多批文正在“路上”。

  成功解决“三类股东”问题

  经济导报记者注意到,海容冷链IPO在今年5月15日便已获证监会发审委审核通过,这使其成为今年山东首家过会的排队企业。然而,在今年IPO节奏大幅放缓的背景下,海容冷链拿到批文,已是半年后。

  作为鲁股“新生力量”的海容冷链,成立于2006年,专注于商用冷链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海容冷链于2015年4月8日进入IPO辅导阶段,辅导机构为国金证券。2015年11月,公司IPO申请获证监会受理。

  此次首发上市,海容冷链拟公开发行股份2000万股,募集资金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及主营业务发展所需的营运资金。所投资项目主要包括年产50万台冷链终端设备、年产10万台超低温冷链设备和冷链设备研发中心建设。

  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上半年,海容冷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65亿元、8.44亿元、5.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26亿元和8854.58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容冷链的顺利过会及如今拿到批文,对于受“三类股东”所困的拟IPO企业而言,堪称振奋。

  “三类股东”具体是指契约型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鉴于“三类股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可能存在层层嵌套和高杠杆,以及股东身份不透明、无法穿透等问题,证监会在IPO发行审核过程中,对此进行了重点关注。

  2014年7月1日,海容冷链登陆新三板。挂牌期间,海容冷链两度实施定增,募资总额约1.55亿元,包括国寿安保-国保新三板2号资产管理计划、中建投-新三板投资基金集合信托计划1号(鼎锋资产)、九泰基金-新三板分级2号资产管理计划在内的多家新三板资管计划、集合信托集合等“三类股东”涌入。

  在海容冷链去年12月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三类股东”国寿安保基金-银河证券-国寿安保-国保新三板2号资产管理计划位列其第十大股东,持有138.5万股,占比2.31%。

  今年1月,证监会明确新三板挂牌企业申请IPO时存在“三类股东”的监管政策,海容冷链后于3月终止新三板挂牌。

  如今,“三类股东”问题处理妥当的海容冷链,登陆A股已进入倒计时。

  3家鲁企已过会

  山东板块再获扩容的同时,其他拟IPO鲁企情况如何呢?

  经济导报记者统计发现,根据证监会最新更新的首发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截至今年11月8日,共有19家鲁企处于正常审核状态中,1家鲁企目前正中止审查。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企业今年收获颇丰。继海容冷链于5月15日成功过会后,青岛蔚蓝生物、青岛港国际、青岛银行等3家鲁企均已通过发审会,登陆A股指日可待。

  其中,青岛银行于8月28日成功过会;9月18日,青岛港国际IPO过会,成为继青岛银行之后,青岛另一家在港交所、上交所同步上市企业;10月23日,青岛蔚蓝生物通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核,拟登陆上交所主板。

  此外,中创物流、景津环保、青岛日辰食品、烟台招金励福贵金属、青岛森麒麟轮胎、青岛国林环保科技、山东潍坊润丰化工、山东朗进科技、青岛惠城环保科技等9家鲁企处于“预先披露更新”阶段,中泰证券、山东元利科技、烟台石川密封科技、山东泰和水处理科技(下称“山东泰和”)、青岛百洋医药等5家鲁企“已反馈”,淄博鲁华泓锦新材料、金现代信息产业“已受理”。

  “中止审查”的鲁企,为拟登陆深交所中小板的青岛农村商业银行。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目前处于“已反馈”状态的山东泰和,在冲刺IPO一事上,可谓“百折不挠”。

  今年1月31日,山东泰和申请终止审查。然而,今年3月9日,其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接受辅导公告,再次向IPO发起冲击,并于今年9月7日向证监会递交了上市材料,重新加入排队队伍。

  遗憾的是,今年以来,亦有鲁企选择了“放弃”,退出排队通道,“叫停”了自己的IPO之路。

  山东新巨丰便于今年5月29日申请终止审查。

  从财务数据上看,近年来,山东新巨丰的盈利能力还是比较理想的。

  但客户集中度问题,一直让市场对山东新巨丰颇为担忧,亦是其IPO之路的主要麻烦。2015年至2017年,公司来自前5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6.34%、89.75%和91.06%,最大客户伊利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0.32%、64.22%和75.67%,客户集中度风险仍在增长。

(文章来源:经济导报)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