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三+H”第一股挂牌,君实生物首日大涨22.55% ,新三板“吸金”18亿元

来源:犀牛之星 2018-12-24

timg.jpg

12月24日,君实生物-B(01877)在香港正式敲响上市,新三板迎来了首家“新三板+H”股企业。

自今年4月21日,港交所与全国股转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推出“新三板+H股”政策以来,新三板市场掀起一股赴港上市热潮,君实生物成功挂牌港股是新三板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这也意味着“新三板+H股”的模式已经走出成功的范本。

赴港上市首日大涨超20%

12月24日,君实生物外资股正式在港交所上市交易,截至收盘,君实生物-B(01877)报收23.750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2.55%,港股市值37.74亿港元,总市值181亿。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赴港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的情况频频发生,而君实生物首日大涨超20%,股价表现算是“惊艳”。

与之形成对比,今天也是新三板公司君实生物自今年5月底停牌后复牌的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却小幅下跌8.59%,收盘报收19.57元/股,总市值118亿元。

对此,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负责人彭海也表示:“从开盘情况来看,海外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高。君实生物作为正宗的3+H股对新三板市场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扩大影响力。”

事实上,就在上市之前,君实生物子公司多年研发的PD-1抗体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这是首个国产PD-1单抗药物,这也许是君实生物被市场看好的因素之一。

而君实生物计划赴港上市,则要追溯至7个月前。

今年5月22日,君实生物披露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7月10日,君实生物发行H股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8月3日,君实生物在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此次发行上市的申请;11月21日,君实生物发行H股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11月26日,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举行上市聆讯,审议了君实生物此次发行上市的申请。

根据君实生物发布配发结果公告,君实生物此次以19.38 港元/股的价格全球发售外资股1.59亿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1589.20万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 10.00%;国际发售1.43亿股,约占全球发售总数的 90.00%,募资净额约为29.44亿港元,其保荐人为中金公司。

基石投资者方面,君实生物此次股票发售引入7名基石投资者,以19.38元/股的价格向LVC Funds、Highbury Investment Pte Ltd、北京鼎联鑫科技、俞建午、Megastar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TR Capital III, L﹒P﹒及王树君分别出售3718.9万股、1819万股、848.9万股、1333.9万股、606.3万股、121.2万股及1333.9万股,合共9782.1万股,共占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2.87%。

对于首单“新三板+H”股的落地,东北证券股转业务总部董事总经理张可亮表示,这显示出新三板既有巨大的包容性,又有巨大的开放性。通过允许挂牌企业到其他市场甚至境外市场上市交易流通,也会增加新三板市场和全国股转公司与其他交易所的合作与沟通,完善制度设计。

头顶“抗癌神药”光环,新三板“吸金”18亿元

资料显示,君实生物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营业务为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产业化,于2015年8月挂牌新三板。

据悉,君实生物拥有卓越的独立完整覆盖各个主要环节的创新药物研发能力及先进高效大规模单抗药物商业化生产能力,在癌症免疫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类疾病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君实生物共有 13 个大分子药物投入研发,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疾病等领域。

作为一家“抗癌神药”新药研发企业,君实生物至今没有主营收入来源,业绩持续亏损,一度成为新三板创新层“亏损王”。

2015年至2017年,君实生物营收分别为288.68万元、593.91万元、5449.98万元,同期亏损5797.03万元、1.36亿元、3.18亿元,三年合计亏损5.12亿元。2018上半年更是亏损达2.78亿元。

君实生物表示,亏损扩大主要因公司目前正处于投入期,新产品管线进一步扩大,多个产品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所致。

值得庆幸的是,君实生物旗下的PD-1抗体药物于12月17日获批上市,将实现上市产品的突破。这意味着,君实生物第一款PD-1单抗药品将进入商业阶段。

头顶着“抗癌神药”的光环,君实生物在流动性匮乏的新三板市场表现颇为活跃,连续三年入选创新层,股东户数也由挂牌之初的28户增加到271户,其中乐普医疗持股3.66%,为公司第九大股东。

从二级市场的交易来看,君实生物的股价自挂牌之初的4.38元到现在的19.57元,暴涨347%,最高的时候,君实生物的市值达到150亿元。

融资方面,自2015年挂牌以来,君实生物共完成7次定增,累计融资额达18.08亿元引入投资机构包括高瓴资本、华润深国投信托、上海檀英投资等。

“新三板+H”掀起热潮

首单“新三板+H”股花落君实生物,无疑让君实生物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意味着“新三板+H股”的模式已经走出成功的范本。

“新三板+H股”模式下,企业不必承担高昂的私有化成本,即可实现两地挂牌和上市融资的功能,因此受到企业青睐。

除君实生物外,成大生物(831550)、盛世大联(831566)、中国康富(833499)、九生堂(830833)、赛特斯(832800)等十多家新三板企业也表达了赴港上市意愿。

1.png

其中,盛世大联、成大生物、赛特斯等公司的IPO申请资料已获港交所受理,盛世大联、成大生物发行H股申请分别于12月17日、11月23日获证监会批复同意。

需要注意的是,盛源科技、盛世大联此前均是拟IPO企业,在宣布赴港上市后均终止了IPO辅导。

针对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热门话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认为,相比新三板市场,港交所在融资功能、定价功能、交易功能等方面整体更强,其国际化证券交易所的定位有助于企业提升自身形象,拓展海外业务,对投资机构而言也是一条可行的退出渠道。预计新三板企业赴港上市趋势将延续。

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组组长彭海也指出,由于流动性较差,目前新三板自身估值体系不够健全,投资者比较关注港股对新三板公司估值的影响。“‘新三板+H股’两地市场价格可以作一个对比和参考,对新三板挂牌企业的估值作用,预计不同公司影响程度不一。”

除“新三板+H”公司外,多家新三板公司摘牌并赴港上市,如华图教育、新东方在线、豆盟科技等,其中华图教育曾被认为有望成为首家从新三板转战港股的公司。

但今年3月份披露招股书后,华图教育港股上市没有明显进展,在首次披露招股书失效后,10月份华图教育再次披露了招股书,目前华图教育仍未进行聆讯。

而比华图教育更晚提交申请材料的新东方在线,已于11月通过上市聆讯。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