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信中利:“中国巴菲特”何以跑输后发同行 ?

来源:全景网 2018-09-09

被称为“创投教父”的汪潮涌1999年告别华尔街、创办信中利时,BATJ的教父们还为创业筚路蓝缕,徐小平、刘昼、张磊等VC/PE圈内领军者还未起步。近20年后,信中利资产规模82.97亿元,管理基金规模百亿量级,已被后者大幅超越。

信中利旗下美元基金业务不可详考,涵盖自有资金投资、VC/PE两大板块的人民币基金,则在挂牌新三板后浮出水面。不过,其早先发展的自有资金投资业务成长过程并不平坦,在创业前期进行了长达12年的资本滚存积累,直至2014年左右才迎来爆发的拐点,与人民币VC/PE的“黄金十年”失之交臂。起步于2009年的人民币VC/PE业务直至2013年左右告别缓慢增长,此后5年迎来募资的成倍递增,旗下管理基金达到50只,管理基金规模突破138亿元,上演了从千万元向百亿量级的大跃进神话,尤其是保险、信托等长期资本的引入令人瞩目。

伴随挂牌之后募资规模的扩张,信中利在投资上也更为积极。截至2017年底,其投资超过200个项目,投资手法从集中投资向“广撒网”的风格切换,但凡热点行业,皆有涉猎。不过或因发力较晚,新财富统计了其目前22个已上市项目(包括被并购项目、新三板挂牌项目)、3个未上市项目的持股或退出情况发现,其中 A股上市项目5家,占比22.73%,完全退出率为2%,相对同行是退出率最低的机构之一。

信中利的投资回报数据,与行业平均水平大致相仿。2015年以前投资的7个项目回报均为个位数:2倍以下项目3个,4-8倍项目3个;最高回报为7.973倍,最低回报1.219倍;1个项目为亏损状态;2倍以下回报项目接近半数;至今未诞生10倍以上回报的明星项目。信中利昔日投资华谊兄弟等两位数回报的“黄金时代”战绩并未重现。

近年,汪潮涌为打造自己的伯克希尔,巨额举债收购深圳惠程,至今却已账面浮亏数亿元,并与“去杠杆”的逻辑背道而驰。执着践行“巴菲特模式”近20载,却跑输后发同行,或许早年投资中国,踏准市场节奏、适时本土化比复制模式本身更重要。随着VC/PE低回报率成为常态,信中利2015年及之后投出的大量项目能否战胜同行,证明自己的模式,还有待时间验证。

2018年上半年最后一个工作日,一条“中科招商在北京六环外的大巴召开股东大会”的消息迅速占据各大财经媒体头条,新三板挂牌VC/PE再度回归公众视野。

在大批异议股东的抗议之下,中科招商(832168.OC,已退市)2017年度股东大会最终被迫在北京六环外的一辆大巴上召开。这一窘迫的场景,与3年前新三板挂牌VC/PE机构市值疾涨、单祥双以196亿元身家成为新三板首富的春风得意构成鲜明对比。

过去两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监管“风暴”袭击新三板,30家挂牌的VC/PE历经大浪淘沙,中科招商、达仁资管(831639.OC)等多家昔日风头无两的VC/PE机构悉数黯然谢幕。不过仍有部分VC/PE机构低调潜伏、逆势爆发,信中利(833858.OC)即是其中之一。

相比2005年之后创设的新锐,成立于1999年的信中利算老牌投资机构了。这家隶属“创投先驱”汪潮涌麾下的机构,在中国VC/PE成长的早期岁月,在资本市场时隐时现、见首不见尾,其规模体量及真实境遇如何外界鲜有所知。

2015年10月,信中利登陆新三板,其经营情况浮出水面。在资本市场的催化下,信中利管理的资产规模迅猛飙升,短短数年间在一级市场横扫200多个投资项目,在二级市场风生水起,先是控制上市公司深圳惠程(002168),而后耗资13.83亿元将哆可梦77.57%股权纳入囊中,并拟溢价10倍以12.38亿元收购爱酷游(835089.OC)64.96%股权。2018年6月中下旬,信中利及其一致行动人再度于二级市场增持深圳惠程1.64亿股股份,对后者的持股比例从由16.11%增至20%,耗资约16亿元。信中利的资本运作手法令外界瞩目。

挂牌新三板以来,信中利管理的资产体量稳居行业前十甲,在30家挂牌的VC/PE 阵营当中,其营业规模排名从2015年的第6位,稳步提升至2016年行业第2位,再于2017年第三季度登上行业营业收入冠军,2017年度营业收入稳居该阵营前三甲,俨然已成为挂牌新三板VC/PE机构群体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么,信中利的真实经营情况如何?其如何在数年间完成逆势爆发的?其投资与经营的逻辑是什么?真实的投资战绩如何呢?

自有资金投资:前低后高的成长轨迹

信中利创始人汪潮涌,时常被媒体称作“创投教父”,其在本世纪初期的中国金融行业堪称大名鼎鼎。汪潮涌15岁入读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华中工学院,在管理学泰斗张培刚教授主持院系攻读管理工程,被称为“神童”,此后入读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并得首任院长朱镕基亲点赴美求学,22岁获得硕士学位后进入华尔街,成为最早进入美国金融圈的中国内地留学生之一。及至而立之年,汪潮涌已居摩根士丹利亚洲的副总裁职级,任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成为各省市政商圈里的座上宾,可谓一路顺遂。

早期留美经历、跻身美国顶级金融圈,使汪潮涌与“股神”巴菲特结下不解之缘。据悉,汪潮涌下海创业,公司取名“信中利”也与巴菲特有关。1999年,汪潮涌在钓鱼台养源斋与巴菲特餐叙间,获赠言“相信中国就能获得巨大盈利”,此言日后便成为其公司名字。近年来,汪潮涌也模仿巴菲特,每年例行发布《致股东的信》。视巴菲特为“创业导师”,不仅深深影响了汪潮涌的创业行事风格,也使信中利的商业模式打上了“中国巴菲特”的深深烙印。

据官网介绍,信中利从2000年开始从事外币基金管理业务,2013年发起了信中利中国新机会美元基金。有媒体报道称,信中利于2006年在英国伦敦募集了一只专注中国企业上市的私募基金,名为Origo基金。该基金的投资者包括大名鼎鼎的索罗斯、高盛、英国主权投资基金、摩根大通等。

股转书披露信息证实,信中利旗下的境外投资业务主要为一家名为China Equity International Holding Co.,Ltd(意为“信中利国际控股”)的企业负责,该公司主要从事外币投资,投资对象包括海外企业或VIE架构的境内企业。该海外基金于2015年10月向阿斯顿? 马丁投资了5000万英镑,曾引发国内外媒体关注。可见,虽说信中利的海外基金真实面目不为外界知晓,但其早期的起家业务乃是外币基金。

2015年10月23日,挂牌新三板使信中利的神秘面纱得以部分揭开,其旗下管理基金的真实情况正式浮出水面。据介绍,信中利挂牌新三板的业务,均是其旗下人民币基金部分的业务,主要包括自有资金的投资、人民币VC/PE基金两大板块。由此看,其人民币基金呈现“两翼齐飞”模式,其中,自有资金投资起步更早。

公开报道显示,信中利早期直接投资过中华数据通讯、富通科技、朗新科技、炎黄新星、瑞星电脑等公司,但详情已无从查证。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2000-2009年,信中利自有资金的投资项目14个,投资金额介于100万元至2920万元之间,每年投资项目数量不超过3个,合计投资金额9140万元。

新财富调查发现,信中利自有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最早为2002年注册成立的美帆(北京)游艇俱乐部管理有限公司(简称“美帆会”)。该公司负责管理运营信中利旗下的国际顶级航海赛事——美洲杯帆船赛的参赛队“中国之队”。2005年,信中利投资了北京唐古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此后于2008年1月投资了绿创声学(834718.OC)。后续投资项目集中在2015年及之后进行。

股转书公开披露:

截至2015年4月,信中利使用自有资金直接投资项目共59 个,累计实际投资金额共计7.93 亿元,在管的投资项目57 个,投资金额合计7.84 亿元。全部项目均由公司独立以自有资金进行投资。

前述57个直接投资项目,于2012年之前完成的6个;2012-2014年间完成的9个;有37个项目集中于2015年之后进行,占比高达65%。2015-2017年间,14个可查明投资金额的项目,合计投资额达到3.12亿元,占前述7.93亿元总投资额的39.34%。截至2016年底,信中利自有资金的投资项目77个,较2015年增加了20个项目。如此可见,该项业务近年增速可谓一日千里。

股转书另外一项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1-4月三个统计期内,信中利自有资金的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分别为2.8万元、2454.34万元、3865.65万元。股转书披露,其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包括咨询顾问费、基金管理费及收益分成等项目,具体到信中利的自有资金投资业务,该项投资管理业务收入大概率为向相关被投资企业收取的咨询顾问费。从该笔收入规模估算,信中利2013年之前的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的规模,可谓难与行业领先者比肩。

在《致股东的信》中,汪潮涌指出:

“……信中利在进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的同时,一直坚持自有资金投资,并积极用滚存的利润来做大自有资金投资规模......积极扩大自有资金投资规模,即通过扩大资本金和适度举债的资金进行投资……”。

言下之意,信中利自有资金投资规模,主要来自于通过滚存利润扩大的资本金以及举债获得的资金两大部分。

2016年4月,汪潮涌通过信中利旗下的中驰公司及其合伙企业中源信受让深圳惠程8673.64万股,以11.1058%持股比例正式晋身公司实际控制人。作为新三板挂牌公司的信中利,控制A股主板上市公司之举令市场瞩目。事实上,信中利当时为该项目掏出的16.5亿元收购资金,全数源自杠杆融资。

串联2000年以来的数据资料,可以大致还原信中利自有资金板块的变化轨迹。起步于2002年的信中利自有资金投资业务,在创业前期默默进行了长达12年的资本滚存积累。该项业务规模发展颇为缓慢,直至2014年左右才迎来爆发的拐点。如此说来,信中利自有资金的成长过程并不平坦。

按照前述自有资金业务的蜗行牛步,倘若日后没有VC/PE板块业务的迅猛爆发,信中利或从此被江湖遗忘。

私募神话:百亿大跃进

信中利官网介绍称,“2009年信中利才开始涉足人民币基金业务”。资料显示,成立于2009年6月的北京信中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信中达”),是信中利目前可追溯的成立最早的人民币创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应是信中利人民币私募基金业务的起点。2011年9月,北京信中利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正式成立,该基金是信中利旗下第二只人民币基金。

2011年内,信中利共成立了5只基金。2014年,信中利成立了3只基金(2014年6月,信中利成立了深圳东方云信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信中利已退出该基金,转由3位自然人所有,故而该基金未被统计在内)。截至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之前,信中利旗下管理的人民币基金达到16只。

挂牌新三板之后,信中利成立基金快马加鞭,管理的基金数量突飞猛进(图1)。2016年内,信中利成立了17只基金,这一速度相当于每月成立1.4-1.5只基金。2016年内成立的基金数量,超过过往六载成立的人民币基金之和。

2017年,信中利再度成立了9只基金。2018年上半年(截至5月31日),信中利成立了5只基金,平均每个月成立1只基金。一日千里的募资发展势头似乎并未减缓。截至7月初,信中利旗下可查询的人民币基金数量达到50只(信中利公开披露数据的2015年,管理的基金是8只,2016年增长至29只,2017年增至36只,工商资料查证的管理基金数量远比其披露的更多)。

工商登记信息系统显示:

2009年6月注册的信中达,目前由北京信中利赞信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简称“赞信”)100%持有。赞信的实际注册登记日期为2016年5月,其主要股东为中航信托及其下属子公司普泰投资、深圳惠程。

这或意味着,信中达在其成立之初的数年内募集的资金颇为有限,甚至不乏处在“未运作状态”的可能,而直至近年才获得赞信注资。

虽说信中利未披露2015年之前的管理基金规模,但是根据管理费收入数据可以大致倒推相关数据。股转书披露,2013、2014年,信中利的管理费收入分别为71.19万元、500万元(表1)。按照股转书披露1%-3%的管理费收费标准(取2%),大致可估算信中利2013、2014年管理基金规模为3600万元、2.5亿元。如此说来,2013年以前,信中利的人民币基金的规模不过千万元量级,或者说该项业务直至2013年才逐渐有所起色。

2015年开始,信中利的人民币基金募资能力开始逐日追风。2015年,信中利的基金认缴规模、实缴规模分别达到36.67亿元、14.67亿元。参照2014年2.5亿元的基金规模,其当年的实缴基金规模同比增长5.87倍。

2016年,信中利管理基金的认缴规模、实缴规模分别为98.4亿元、80.27亿元,分别同比增速达到268.33%、547.17%。2017年,信中利管理基金的认缴规模、实缴规模分别为138.14亿元、112.36亿元,这相当于2015年同项指标的3.77倍、7.66倍。不足5年时间,信中利管理的募资增速堪称一步登天,上演了从千万元向百亿量级大跃进的神话。

信中利的募资节奏令人血脉偾张,这有赖于众多金融机构、国有企业及上市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给力捧场、慷慨解囊。

新财富对信中利旗下管理的50只基金LP研究发现,信中利旗下基金的LP从早期的自然人、民营企业逐步演变为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央企及地方性金融机构,涉及券商、保险、信托及资管等各个领域,其融资渠道颇为多元,大量资金来自于豪门投资机构(表2)。

曾在知名金融机构任职的汪潮涌,人脉深厚、内外逢源。挂牌新三板之后,信中利从众多VC/PE机构当中脱颖而出,进入机构LP的白名单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2011年12月之前,信中利成立的5只基金,其LP多为自然人。此后,民营企业逐渐加入信中利旗下管理基金的LP行列。2015年10月挂牌新三板之前,信中利旗下管理的15只基金中有14只的出资人均为自然人或民营企业。2015年9月,中航信托成为北京信沃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资人,也即央企下属的金融机构首次成为信中利旗下管理基金的LP。

2015年11月之后,信中利旗下基金LP名单中的民营企业、国有金融机构逐步增多,自然人LP在减少。2016年3月,信中利开始引入保险资金成为LP,其LP涵盖百年人寿、吉祥人寿、长安责任险及渤海财险等不同险种的保险企业。

2016年4月,信中利通过旗下机构成为深圳惠程的第一大股东,次月,信中利即与深圳惠程、中航信托募集成立了赞信,玩转“PE+上市公司”模式。此后,信中利与云南省部分地方性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合作,募集成立了数只基金。

短短数年,信中利旗下管理基金的LP既包括中航信托、招商证券、百年人寿和合众资产等国有或股份制的金融机构、云南省信用担保等地方性国企,也包括深圳惠程、多氟多(002407)等上市公司,同时包括部分被投资单位,这与早前的自然人、民营企业LP不能同日而语了。

尤为明显的是,挂牌新三板之后,信中利的基金LP中来自保险公司、信托及证券等性质的金融机构占据主体,均为长期性质的资本。由此折射的背景是近年以来对险资配置另类投资比例的政策松绑下,保险公司、信托及证券等金融机构投资者入驻VC/PE的态度从谨慎转为积极,VC/PE的机构LP数量在大幅增长,品牌PE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汪潮涌指出,“……我们积极扩宽机构投资者来源,通过与保险、银行、大型国有企业和政府建立起合作关系,募集运营期限较长的创业投资资金”。引入长期资金与信中利所谓的“巴菲特”式价值投资、长期持有不谋而合。长期性的LP资金的进入,信中利的投资业务开始有了“稳定器”。

基金的持股比例数据显示,2015年7月之前,信中利方面的持股比例较高(表2)。如,信中利美信、银河之星、粤信资本、浙江浙信、深圳信中利等基金,信中利的持股分别高达21.14%、51%、15%、15%和40%,基本在15%以上。2016年以来,信中利方面的持股多在个位数,居于0.15%-2%,仅有信中利盈达、信中利明信、共青城信中利工信3只基金持股为20%、20%、16.67%。

这意味着,信中利募集管理的资金,来自LP方面的资金占比越来越高,信中利方面的出资越来越少。信中利在各只基金当中的持股比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逐步回归到纯粹的GP角色上。信中利作为GP,可以分享GP所收取的基金管理费以及投资收益佣金。

私募资金规模的“神话般”飙升,使得信中利成为30家新三板挂牌VC/PE中营业收入增速最快的公司之一。放眼整个VC/PE行业,信中利的基金规模成长速度也是惊人的。

我们对(曾经)挂牌新三板的五家大型私募机构的融资情况进行对比(表3)。从规模存量指标看,无论是管理基金数量还是管理基金规模,信中利都难与中科招商、九鼎集团(430719.OC)、硅谷天堂(833044.OC)三大私募机构相提并论。在挂牌新三板之前,中科招商、硅谷天堂管理的基金都在100只以上。从实缴基金规模看,九鼎集团早在2013年已跨过170亿元大关,中科招商2014年也达到274亿元,硅谷天堂则在111.94亿元。

然而,从增速指标上看,信中利从14.67亿元增长至112.36亿元,增长7.66倍。九鼎集团挂牌之后实缴规模增长尚不足2倍,从170亿元增长至339.19亿元;认缴规模从250亿元增长至577.92亿元,增长了2.31倍。中科招商的实缴规模从2014年的274亿元,增长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347.52亿元,增长1.27倍。硅谷天堂的认缴规模、实缴规模均增长不足2倍。明石创新(832924.OC)的认缴规模、实缴规模分别增长1.87倍、5.97倍。可以说,信中利的增速令同行难望项背。

进一步看每只基金的实缴规模/认缴规模指标,信中利2015年该项指标为40.01%,明显低于九鼎集团、中科招商和硅谷天堂,高于明石创新。此后两年,信中利该项指标均在81%以上,仅低于同期的硅谷天堂。这固然与信中利基数较低有关,但从中也可见,其募资能力在同行中堪称不俗。

每只基金的平均实缴规模数据显示,信中利2015-2017年分别为1.83亿元、2.77亿元、3.12亿元。中科招商2014-2017年第三季度同项指标介于2.47亿-2.8亿元。硅谷天堂每只基金的平均实缴规模则较小,均在1.14亿元之下。对比表明,信中利每只基金的平均实缴规模逐年稳步上升,并且2017年已经超越同行其他基金,每只基金的平均实缴规模最大。归结起来,同行对比显示,信中利近年的募资速度不仅傲视同行,并且每只基金的平均实缴规模稳步上升、实缴比例也遥遥领先。

事实上,已在2014年挂牌新三板的九鼎集团,也于2015年5月耗资41.5亿元,夺得了中江地产(600053)72%股权,成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上述对比显示,九鼎集团的私募基金的增长速度,尚无法与信中利等量齐观。

短短两年多,信中利迅速被催生为百亿量级私募,在新三板助力下完成“化茧成蝶”的跨越,资本市场的力量着实令人震撼。2016年,信中利控股深圳惠程,“上市公司+PE”的模式进一步强化了信中利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那么,信中利火速募集到巨额资金之后,又是如何进行投资的?其投资策略是什么呢?

投资策略转换:从集中投资到“广撒网”

创业近20载,信中利经手的投资项目为数众多。公开报道显示,信中利早期曾先后投资搜狐(SOHU.NSDQ)、百度(BIDU.NSDQ)、华谊兄弟等项目。这其中,华谊兄弟项目的成功,对信中利的投资影响深远。

信中利此项投资发生在华谊兄弟上市之前。资料显示,2004 年,汪潮涌通过旗下的海外基金“信中利国际控股”持有华谊国际控股(BVI)3%股权,同时信中利也作为王忠军与李嘉诚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团(02383.HK,简称“TOM”)项目交易的财务顾问。由此看,过往美资投行的从业背景,可能使汪潮涌在出任一些重大项目的财务顾问角色时,获得交易撮合与投资入股的双重机会。

此后,经过多番资本运作,2006年3月,信中利国际转为华谊广告的股东,持股仍然为3%。华谊广告为华谊影业的控股股东,持股80%。同年6月,马云入股华谊影业,华谊影业方面对股权结构进行了重新安排。调整之后,信中利方面对华谊影业的持股变成了信中利国际持有华谊广告的1%股份,加之汪潮涌个人持有华谊传媒的0.09%股份。

2007年,汪潮涌及信中利国际所持华谊股份悉数转让,受让者应为虞锋等人,粗略估计该笔股份转让款达到1200万美元。虽说信中利方面最初的投资金额无法查证,但根据TOM入股之时3%的估值约为56万美元折算,信中利该笔投资至少获得20倍以上的回报。

或是在华谊兄弟的投资中尝到了甜头,信中利此后的投资动作快马加鞭。

2009年10月,信中利以1700万元投资了东田时尚(835547.OC),此乃其人民币私募基金的“处女投”。信中利的千万元投资,当时换取了东田时尚21%的股权。创立于1999年的东田时尚,因给众多明星及名人做造型而声名鹊起,属于国内时尚造型领域的知名企业。国内90%的一线时尚杂志模特造型大都是由东田时尚提供,众多明星的造型也由其设计。

据悉,汪潮涌投资东田时尚,是因为投资华谊兄弟而与东田时尚创始人李东田结缘。现任信中利副董事长、高级合伙人的张晶曾表示,“看到了一个和华谊兄弟王中军一样具有领袖气质的李东田”,而她也试图帮助东田造型打造成“一个集时尚造型、造型培训、摄影机构、经纪业务和美疗业务于一体的时尚帝国”。李东田也直言,“选信中利,只因其投过百度、华谊”。可见,投资华谊兄弟项目,对于信中利影响举足轻重。

工商资料显示,信中利是东田时尚最早期引入的A轮投资机构。2010年11月,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深圳市创东方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创东方”)、优势资本三家机构B轮投资东田时尚5554.87万元。2011年1月,深创投、创东方两家机构C轮投资东田时尚,投资额达到5525万元。2012年11月,中金佳成D轮以1.5亿元投资东田时尚。经过多轮融资,信中利持有的东田时尚股份被稀释至5.42%。

按照当时的资金数据估算,为东田造型投出的1700万元资金几乎是信中利手中人民币基金募集的全部资金。东田时尚也是信中利公开披露中2009年唯一投出的项目,该项目堪称信中利的“代表作”,各种场合宣传中不乏该项目的介绍。

创业前10年时间里,信中利的投资项目屈指可数,年投资项目数量均不超过3个。除东田时尚之外,其余项目均为自有资金的投资。这其中,自有资金投资多数为外币投资,人民币投资量小力微。这段时期的投资颇有“鸡蛋集中放在少数篮子”的意思。但事实上,这种集中或很大程度上受限于信中利的资金规模,与之前期的可投资金额颇为有限有关。由于资金规模有限,“集中投资”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2009年之后,信中利进入人民币私募基金领域,其掌握的资金规模日渐壮大,其投资动作悄然变得生猛。2010-2014年,信中利的投资项目分别为6、18、14、16、11个,同期的投资金额分别为1.86亿元、8.39亿元、5.32亿元、35.08亿元、1.91亿元。这些投资金额既包括自有资金部分,也包括私募基金部分。信中利的投资步伐明显加快,不仅投资金额不再如往日那般羞涩,其投资动作也增添了几分激进。

2011年12月,由信中利领投、创东方跟投,两家机构联合向龙文教育投资4.5亿元。据悉,该笔4.5亿元的投资被认为是国内教育产业最大的一笔股权PE投资,三方希望把龙文教育打造成为国内首家,也是最大一家非职业基础教育的上市企业。

股转书披露,信中利向广州龙文教育、北京龙文环球分别投资1.51亿元、1.44亿元,这两笔投资属于信中利当时在管的最大的投资项目。彼时的信中利私募基金规模才刚刚起步,该项目近3亿元的投资实则耗费其不少资金——当年其自有资金及私募基金投出金额不到8.5亿元,该项目金额占比35.3%。

事实上,经历了2009至2010年PE“不差钱”的激情澎湃日子之后,2011年的中国VC/PE市场已经开始“变天”。“天气不好”的情况下,信中利逆市大手笔投资,一度让业界刮目相看,甚至被认为过于乐观和自信。业界普遍不看好该项投资,认为风险很大。有评论称,“由于A股市场对教育类公司在国内上市有一定限制,因此龙文教育国内上市审批大概率会遭遇阻力”。

信中利逆势投资龙文教育的底气,仍然源自于华谊兄弟项目的成功。汪潮涌指出,“我投资华谊兄弟的时候,也没有类似上市公司。然而,华谊兄弟最终登陆创业板,谁能说未来两年中国资本市场不会出现教育类企业呢”;“如果在A股上市,龙文教育的品牌认知度会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A股还没有类似企业,可能会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

最终,汪潮涌未能如愿以偿,龙文教育IPO未果,于2016年以20亿元被勤上光电(002638)收购100%股权,信中利所持股份获得部分退出。对于PE,并购退出的回报往往不如IPO。

对小马奔腾项目的投资中,信中利也曾寄予厚望。2011年3月,由建银文化领投出资4.5亿元,多家VC/PE机构跟投,小马奔腾完成高达7.5亿元的融资。该项融资打破了当时的中国影视业融资纪录,信中利则是该轮融资的跟投方之一。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汪潮涌爆出金句,“投资小马奔腾,是要靠抢的”。由于小马奔腾是被广泛看好的明星项目,他是从40多家投资机构的竞争中“抢”到小马奔腾的。不过,“抢”来的项目,可能伴随着估值的高企。加之创始人李明2014年英年早逝,影响公司发展,小马奔腾一度达到36亿元的估值跌落至2017年的3.8亿元,最终陷入困境。

直到登陆新三板之前,信中利仍然领投大量项目,且持股比例较高。如,2011年投资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1.3亿元,持股10%。2012年,由信中利领投,同创伟业、华欧创投基金跟投,B轮1亿元入股品尚汇(833788.OC),此后信中利再度于2014年12月跟投。2012年6月,信中利领投960万元,招商局资本、中国风险投资分别跟投192万元,A轮入股康达新能(833282.OC)。2012年涉足的两个项目,利丰塑胶、何氏眼科,信中利方面的持股分别达到18%、15%。2013年,信中利领投、武汉科技投资公司跟投,以2403.65万元B轮入股同济医药,信中利的持股比例高达15.5%。

客观上,对于众多早期的创业项目,由于其融资金额有限,过多的资金投入会导致创业团队股份稀释,一般不被创业者广泛接受,VC/PE的持股比例普遍都相对较小。信中利动辄10%以上的持股比例,并作为领投方进驻,使之呈现了较为明显的“集中投资”的味道。

新财富追溯了其中156个可查证资料的项目,有141个项目的投资时间明确。数据显示,2014年之前,信中利的投资项目上升缓慢,大致保持在每年投资6个项目的速度,仅2012年投资项目达到12个(图2)。2015年,信中利的投资项目暴增至43个,当年投资项目数量超过历史投资项目之和。之后的2016年、2017年仍然保持在27个以上的高位。清科私募通、中国股权转让研究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15年信中利的投资项目达到54个,同年投资金额为10.71亿元。2017年年报显示,信中利已投资超过200个项目。

根据2015年的数据估算,信中利管理的私募基金累计投资22个项目,总投资额为9.6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额为4363万元;自有资金累计投资57个项目,总投资额7.94亿元,平均每个项目投资规模为1393万元。这或意味着私募基金投资的项目,较自有资金项目的平均“手笔”明显更大。2015-2017年的短短3年内,信中利高速扩张投出去98个项目,也即是每个月平均投出去2.72个项目,平均每家企业的投资额不到5000万元。

新财富对前述项目统计显示,2015年,可查证的持股比例在10%的投资项目占86.05%,仅有6个持股在10%以上,包括百会易泊17.35%、迅智体育20%、嘎嘎时代12%、多乐时代12.28%、萌宝信息20%、环宇盛景18%,其中后三者为天使轮投资项目。2016年,持股比例占10%以上项目仅2个,为世纪星滑冰10%、全景赛斯10.38%,持股10%以下的投资项目占90%以上。2017年,28个投资项目仅有随时领路、什马金融持股10%,其余项目的持股占比均在10%之下。

登陆新三板,成为信中利投资策略转换的关节点。显而易见,2015年之后,无论是从投资项目数量还是每个项目的平均投资额度来,信中利开始呈现“广撒网”式的投资风格。信中利投资策略的变化,也折射出钱多项目少的行业生态,VC/PE越来越难做。

事实上,在近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下,充裕的资金追逐有限的优质资产,成为资本市场的普遍态势。对于GP而言,面对LP资金蜂拥而入的形势,以及PE基金5+2的有限存续期,只有及时投出资金,才有充分的时间培育项目,实现收益。与此同时,尽管近年不少PE谋求投资专业化,精选具有资源优势的行业赛道,但面对技术进步、消费升级下风口的快速切换,为避免错失机遇,也不得不借鉴“靠量取胜、概率取胜”的硅谷投资规律,即使BAT这样的产业玩家也不例外。因此,“广撒网”的投资逻辑似乎也是顺理成章。

不过,一家前期管理数亿资金规模的机构,突然要管理数十亿乃至百亿量级的资金,平均每个月要投出2.72个项目,可以想象一下,投资团队面临何等的压力?

从最近数年的投资项目看,信中利跟投的项目越来越多,领投的项目越来越少。在一系列炙手可热的项目中,信中利虽然参投,但进入时点常常偏后期。

例如,“凹凸租车”项目,明星投资机构云集。2014年5月,由策源创投、真格基金完成天使轮投资之后,经纬中国于2014年1月领投A轮。2017年2月,信中利跟投参与C轮,成为该项目的第16家投资机构之一,拿到一张“入场券”。

眼下鼎鼎大名的“蔚来汽车”项目,也是VC/PE机构星罗棋布。2015年6月,高瓴资本、腾讯、京东、顺为等完成蔚来汽车A轮融资。该项目于2017年3月完成了C轮之后的战略融资,信中利参投蔚来汽车,成为该批次14家投资机构之一,分得一杯羹。

肿瘤精准医疗服务商“思路迪”,2017年11月,由国风投领投、信中利等跟投,完成战略融资6.7亿元。该项目在前期已完成7批次融资,超过12家投资机构参与。“翼菲自动化”项目,VC/PE机构扎堆,2017年11月,信中利作为跟投方,与另外5家机构进入该项目的B轮融资,此前该项目已经完成4批次的融资。作为入局的后来者,信中利势必支付了昂贵的“门票”。

根据信中利的说法,公司以“三高三大三新”(高科技与互联网、高端制造、高品质消费与服务;大健康、大文化、大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模式)为主要投资方向。股转书的数据显示,信中利在大文化、高科技互联网、高品质消费与服务三大领域的投资金额占比分别为33.69%、24.08%、21.11%,合计占78.88%。信中利的投资项目以文化领域、互联网及高端消费三大领域为主,但同时也涉足其他众多行业。

通常而言,官方网站宣传的项目属于公司的“得意之作”,质地应该相对其他未披露项目更为优良。信中利在其官方网站一口气披露了47个“三高”项目、39个“三大”项目及11个“三新”项目,97项“代表作”令人眼花缭乱。总体来看,相对其多达200余个投资项目而言,信中利投资项目更多是名不见经传的中小企业。

信中利所列的如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投资领域,基本涵盖目前一级市场的所有热点。换言之,但凡时下的投资热点领域,信中利皆有意要雨露均沾,不过其涉足的项目,多非行内最广为人知或排名前列的焦点。以交通出行为例,信中利在该领域也有项目布局,如2015年3月先后投资了无忧停车、百会易泊等停车项目。曾在“风口”上的共享租车、共享单车、O2O、千团大战项目,信中利则未有现身。

其2017年年报宣称,公司投资的包括优客工场、饿了么等在内的12家企业已成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工商登记系统中,并未看到信中利现身优客工场、饿了么两家企业的投资机构名列。不过从公开资料看,2018年3月优客工场完成了对无界空间的并购,而无界空间2017年3月获信中利A+轮领投、经纬中国跟投。

在《致股东的信》中汪潮涌指出:

“随着中国经济与投资业界进入了新的时代,信中利也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新时代、新产业、新投资。在投资阶段的维度,覆盖从种子期、成长期到IPO、并购的全产业链;在投资币种的维度,包含人民币、欧元、美元基金;在投资区域的维度,从华北到华南,从华中到西北,再到欧洲、北美,都有我们的布局;在产业领域的维度,覆盖九大领域”;

“......信中利投资了丹华基金,该基金深度布局区块链领域,已投资39个区块链项目”。

可见,信中利“撒网”的面之广泛。

汪潮涌曾在某电视节目中表示,“按照硅谷的投资规律,10个项目只要有2个好项目就非常不错了,如果有一个像百度一样百里挑一的项目,那所有的投资都能收回来,其他失败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众多信中利引以为傲的项目,其退出情况、投资回报究竟如何呢?

退出与投资战绩:明星项目不多,IPO退出较少

新财富对信中利旗下156个可查证工商资料的项目进行梳理,获得了目前22个已上市项目(包括被并购项目、新三板挂牌的项目)、3个未上市项目的持股或退出情况,计算得出了账面投资回报(表4)。

与通常的VC/PE退出获得回报的途径相似,信中利主要依靠上市、并购和股权转让退出。22个已上市项目当中,16个为挂牌新三板项目,A股主板或创业板上市项目仅有5家,占比约22.73%。

资料显示,目前仅有北京法尔之星首饰制作有限公司(简称“法尔之星”)、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简称“约瑟投资”)、时代亿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现名为“北京远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本草天地养生科技有限公司4个项目实现全部退出。2012年,信中利进入法尔之星,于2016年8月全部退出,退出的盈亏情况无法查实。约瑟投资等3个项目均通过股权转让形式获得退出,由信中利股转书披露。2012年,广东信中利出资654.5万元投资爱立特(838383.OC)获得3.5%股权,此后2013年12月,该笔投资以87.5万元转让至信中利关联的基金公司浙信博君投资持有。2017年底,爱立特从新三板退市,信中利方面股份退出与否,未能查证。

信中利有5个项目部分退出。强视传媒、广州龙文教育、美年健康3个项目均以并购重组形式获得部分退出;天能重工(300569)以IPO途径获得部分退出,长春经开(600215)则是从二级市场进入,同时也在二级市场部分减持。

按照2017年官方披露的200个投资项目作为基数进行计算,信中利的完全退出率为2%。新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中科招商的完全退出率为13.73%、昆吾九鼎的完全退出率为15.72%;君联资本的完全退出率为12.64%(详见《新财富》杂志2016年3月号《解密新三板PE成绩单》)。相对于VC/PE机构同行而言,信中利的退出率是最低的机构之一。进一步说,并购/转让的回报是比较低的,信中利9个完全退出或部分退出项目,6个为并购/转让项目,占比高达2/3;而九鼎集团、中科招商、硅谷天堂、同创伟业、君联资本5家机构的退出项目130个,通过回购/转让退出占比仅为37%。这应当都与其人民币基金发力较晚有关。

无论按照一般民营PE“3+1+1”基金,还是时间更长的“5+2”结构基金的标准,5年左右的时间跨度大致可以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新财富对信中利2015年以前的7个投资项目(不含“爱立特”)的业绩回报进行统计(表4)。

投资回报数据显示,这7个项目投资回报均为个位数:投资回报2倍以下的项目3个;介于4-8倍的项目3个;最高回报为7.973倍(东田时尚),最低回报1.219倍(同济医药)。1个项目为浮亏状态(康达新能)。也就是说,浮亏项目占7个统计项目的14.29%,2倍以下投资回报的项目占比高达42.86%,接近半数。

通常而言,VC/PE项目上市退出的回报是最高的,其次是并购/股权转让,回报最低的是回购退出。上述7个项目,其中仅有天能重工(300569)通过创业板上市,美年健康则是通过借壳上市进入A股主板,获得退出渠道。其余5个项目均在新三板挂牌。

在《2017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汪潮涌指出,“信中利一直坚持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秉承着‘只有长期持有创业企业才能带来高额回报’的理念”。那么,信中利的低退出率,是否与“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不无关系?

Wind数据显示,2007年到2017年期间国内VC/PE所投案例的退出率仅为10%左右。由于人民币基金设立的时间较短,投资项目多未达到国内主板IPO要求,信中利的项目退出以新三板挂牌为主,但新三板如今的活跃度、流动性差,不再是理想的退出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信中利的低退出率,或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有限的退出渠道。

退出不易,也不意味着暴富,退出的低回报率几乎已成为行业常态。投中集团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数年VC/PE退出案例的平均账面回报倍数出现了显著的下滑,从2010年的近10倍下滑到2016年的2.06倍。另一项数字显示,2012年到2017年期间,VC/PE退出亏损案例占了全部退出案例数的5%-20%。

参考行业平均标准,信中利的退出回报成绩,并不令人意外。信中利2倍以下投资回报的项目接近半数,亏损项目近15%,与行业平均水平大致相仿。新财富统计数据显示,昆吾九鼎的整体回报倍数为2.31倍、中科招商的整体回报倍数为1.89倍、同创伟业的整体回报倍数为2.62倍、硅谷天堂的整体回报倍数为2.95倍、君联资本的整体回报倍数为2.32倍。信中利2015年之前7个盈利的已上市项目的平均回报倍数为3.49倍。比较而言,信中利的整体回报倍数还明显高于行业多家大型VC/PE机构。

信中利大量的项目于2015年及之后投出,该类项目的投资回报情况仍然有待时间考察。不过有17个项目目前已资本化,该类项目的账面投资回报也显而易见。如表4所示,这17个项目投资回报均为个位数:投资回报2倍以下的项目6个;投资回报2-3倍的项目6个;介于3-5倍的项目1个;5倍以上的项目1个。最高回报为7.482倍(云南中药),最低回报1.046倍(金版文化)。3个项目为亏损状态(赞普科技、金润科技、深圳惠程)。也就是说,亏损项目占7个统计项目的17.65%,3倍以下投资回报的项目占比高达70.59%。

在题为《生逢大时代》的2016年致股东的信中,汪潮涌分别列举了东田造型、美年大健康、强视传媒、易瓦特、品尚红酒、决胜网等6个堪称“标杆”项目的情况。但如表4所见,前述5个项目的投资回报分别为7.973倍、4.894倍、2.561倍、2.3倍、1.537倍。决胜网项目市值约为390万元,原始投资金额不详,真实回报数据难以确认。也就是说,这其中东田造型的投资回报7.973倍最高。

根据目前查证的工商登记信息,信中利投资的2家项目疑似“烂尾”,其中,深圳梵睿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已被相关部门“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状态,另一投资项目小马奔腾因创始人李明意外离世之后陷入困境,闹得满城风雨。

另外,信中利的VC/PE板块投资至今尚未诞生高回报的明星项目。同行九鼎的吉峰农机(300022)、同创伟业的乐视网(300104)皆为10倍以上投资回报项目,而硅谷天堂的10倍以上投资回报项目至少在5个以上,扛鼎之作不占少数。对比而言,信中利目前投资回报最高的“王牌项目”仅为东田造型。

VC/PE时常成为外界眼中充满财富神话的地方。这个领域诞生数十倍、上百倍乃至逾千倍的投资回报,被津津乐道。综合前述数据看,信中利的投资回报“成绩单”并无卓尔不群。信中利通过IPO等渠道退出的项目太少,这直接制约其投资回报数据。

根据信中利董事总经理、高级合伙人刘朝晨的公开描述,“2001年,在搜狐股价低于1美元时,信中利以高于市场的价格PIPE大量收购搜狐股票,两年后即获得15倍以上的投资回报....信中利当时以每股不足4美元的价格投资百度,持有时间为5年,这一投资回报超过了120多倍”。

倘若信中利投资搜狐、百度的战绩属实,可以说2009年之前的信中利,不乏辉煌耀眼的投资回报项目。但结合2009-2014年期间的7个投资项目投资回报数据,信中利的投资战绩明显大不如前,前期动辄15倍、20倍的出类拔萃的投资回报早已不再。

自2009年,进入人民币私募基金行业以来,信中利至今未诞生10倍以上投资回报的项目,目前投资回报最高的项目东田时尚投资回报不及8倍。昔日两位数回报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项目投资回报走跌。况且,除天能重工、美年健康两个项目在创业板或主板之外,其余均为新三板挂牌或退市状态,资产的流动性不容乐观,时下市场挂牌项目的估值能否最终兑现落袋为安,还充满未知。信中利2015年及之后投出的大量投资项目能否助其扭转这一局面,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还有待时间验证。

复制巴菲特,要不要踏准中国节奏

作为中国内地最早期的VC/PE机构之一,近20岁的信中利见证及参与了国内VC/PE行业的变迁,其成长历程成为行业的缩影。作为“创投教父”汪潮涌呕心沥血20年打造的企业,信中利交出的“成绩单”令人读罢有些意犹未尽。

资料显示,1999年,汪潮涌在北京创立了信中利之时,创业资金高达1000万美元。大约同期,马化腾在深圳创立腾讯,马云在杭州注册阿里巴巴;丁磊在广州创办了网易163,陈天桥在上海创立盛大,各家创业资金仅为50万元。彼时,如今盛极一时的BATJ教父们仍未雏鹰展翅,创业筚路蓝缕,VC/PE在中国也并不为外界熟知。徐小平还跟俞敏洪轰轰烈烈地在新东方授课,刘昼尚未注册成立达晨创投,张磊还在国外打工,尚未开始筹建高瓴资本。如汪潮涌微博所说“除了薛蛮子外,我可能是中国最早一批做天使投资的”,可以说是赢在起跑线上。

如今斗转星移,近20年时间过去,汪潮涌旗下的信中利资产规模不过82.97亿元,管理基金规模不过百亿量级,已被同期的创业者及VC/PE圈内领军者大幅超越,在创业圈内似乎泯然众人矣。

回望汪潮涌近20年的创业与投资生涯,诸多疑问令人不解。

本世纪初期的2000-2005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投资的“最佳时期”,中国VC/PE机构大面积错失了BAT早期,成为VC/PE圈“永远的遗憾”。但彼时的信中利自称已先后投中搜狐、百度等知名项目,并获得数十倍、乃至百倍以上投资回报。甚至在2007年左右,信中利再度投中华谊兄弟获得20倍以上收益,在圈内名噪一时。

环顾行业环境,红杉、经纬、德丰杰、凯鹏华盈等境外VC/PE已先后进入中国投资。2004年中小板推出之后,民营企业的融资通道被打通,VC/PE机构的国内退出渠道已经变得顺畅,新成立的VC/PE机构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达到500家以上。彼时,深创投、达晨创投、基石、东方富海等机构相继收获数十倍乃至上百倍回报的投资项目,在国内风生水起。

成功投资过搜狐、百度等知名项目的信中利,彼时既完成了原始积累也打造了专业品牌,缘何迟迟未顺势涉足人民币私募基金,错失遍地黄金的十年;反而要拐道先以自有资金投资,而后进入人民币VC/PE领域?长达10年时间,信中利究竟在“折腾”什么呢?梳理汪潮涌的创业历程,一项投资令人玩味。

早期10年,信中利最受瞩目的动作莫过于组建“美帆会”,围绕该平台的投资成为该阶段的经营焦点。工商资料显示,美帆会注册于2002年,由汪潮涌旗下外币基金公司“信中利国际控股”持股80%,由信中利持股20%。由此推断,其投资大部分应当来自于其外币领域获得的资金。

通过“美帆会”平台,信中利投资组建“中国之队CHN69”,参加美洲杯帆船赛。汪潮涌对媒体称,2004年9月,他受信中利外币基金的一位LP之邀,赴法观看第32届美洲杯帆船赛,该行程使之萌生了组建“中国之队”的念头。

据介绍,“中国之队”由信中利及法国Le Defi体育管理公司共同投资,并得到中法及瑞士等国企业的赞助,该项目耗资高达4亿元。这一数字,相当于2000-2009年期间信中利人民币自有资金投资总金额的9140万元的4.37倍以上。2005年,纪念美洲杯150周年的帆船比赛上,“中国之队”的出征使中国面孔首次现身该赛事,引发轰动,《华尔街日报》当时报道“中国之队”的标题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中国精神》。

花费4亿元运作一支17个人的帆船队,不仅使信中利成为中国VC/PE界唯一一家拥有“美洲杯帆船队”的公司,作为“中国之队”的缔造者、最主要的投资人,汪潮涌本人也被外界称作“帆船教父”。汪潮涌高调奢华的投资动作,不仅使之被列入当年“中国最奢侈富豪”的前三甲,也遭到众多媒体的质疑。

众所周知,美帆赛是“烧钱”的运动,据说新组建的船队运营成本保守估计也在5000万美元。投资该项赛事的海外老板多来自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物,譬如甲骨文(Oracle)的老板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

美洲杯与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并称为“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四项传统赛事”,迄今超过160年历史。不同的是,美洲杯帆船赛更注重参与和互动,被称为“世界上唯一可以亲身去体验的比赛运动”。通常而言,比赛船上有17名船员,但还留有“第18人”的位置,供投资人、赞助商等VIP体验赛事。历史上,Louis Vuitton、TAG Heuer、Lladró、Chivas及Prada等品牌的老板都曾是“第18人”待遇的享受者。正是这项特殊安排,使众多富豪、创业家、投资人以及蓝血贵族趋之若鹜。

汪潮涌耗巨资打造“中国之队”,投资美洲杯帆船赛,也可以看作超越了传统的纯商业性投资格局,而是对商业及社会双重效应的选择结果。透过该社交平台,信中利可培育、筛选众多LP、潜在的LP及投资项目,从而获得超过投资成本的资源价值。

公开资料显示,华谊兄弟创始人王忠军、汇源果汁董事长朱新礼、SOHO董事长潘石屹、俏江南创始人张兰等国内企业家均享受过“中国之队”的“第18人”待遇。“通过中国之队平台,我带大家一起去航海,认识了很多CEO、高净值企业家”,汪潮涌对媒体表示,“这也是信中利为何能够进入华谊兄弟,之后获得不菲回报的原因”。2011年,信中利又以同样的逻辑投资组建了“中国越野拉力赛”。

巨资打造的社交平台,是否带来同等回报,我们并不可知,不过事后看来,信中利对社会资源巨额投入的时期,未有惊人战绩的投资项目出现。为信中利捧场的主要LP,也落入了特定的社会资源圈层。新财富的统计显示,信中利的投资项目大量来自于传统的社会网络,如毛振华、陈东升、陈久霖等湖北同乡圈,以及华中科大、清华等等校友圈。而如果“中国之队”项目的投入果真高达4亿元,那么这项投资也许近乎事倍功半。同在2005年,张磊创立高瓴资本之时,史文森从耶鲁投资基金拨出2000万美元作为高瓴资本的启动基金,再加之此后追加的1000万美元,如今,初始的3000万美元,已被高瓴资本滚雪球做大到了300亿美元。

汪潮涌创业时期的社会资源经营逻辑,或与之早前的投行思维一脉相承。而他的人脉也非常人能比。往前回顾,1995年,事业如日中天的汪潮涌,作为大摩方面的代表参与了“中金公司”的筹备,不仅与大摩高层共事,更结识了当时建设银行高层、方风雷、朱云来等中国金融圈的重量级人物。1998年,卸任大摩职务的汪潮涌以“1元”年薪,在国家开发银行担任全职高级顾问,参与筹备和组建国开行的投资和投行业务。

职业经历不仅影响了汪潮涌的投资逻辑,也影响了他的行事风格。据公开报道,汪潮涌从来“不陪洗澡、吃饭、泡KTV”,每天西装革履,按时上下班,以至于昔日的华尔街老友也惊讶称“没有想到他还是一样的职业化”。在信中利早期,每周一上午9点的晨会,首个会议议题必定为“道指和纳指的走势、美联储新动向”,接下来是“亚洲各自主要市场的概况”,再是“中国的宏观大势及产业动向”,最终才谈及本公司的投资项目情况。汪潮涌曾公开表示,“10多年华尔街工作经历在我身上的烙印——已经浸在骨子里去了,没办法抹去”。

汪潮涌身上深刻的“华尔街金融”烙印,影响着信中利的经营。从创业之日起,被“股神”赐名的信中利一直在“巴菲特模式”的影子下经营。仿效“巴菲特模式”或是其早前拐道优先发展自有资金投资业务的逻辑根源。根据官方解释,“自有资金股权投资不同于私募股权投资,该投资在项目进入、退出及投资方式等方面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公司能够与被投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深度合作,符合具有中国特色巴菲特投资模式的发展方向”。不过,从前文分析看,自有资金投资的缓慢发展,令其错失快速爆发的中国机会。

挂牌新三板之后,信中利掌管的资金水涨船高,汪潮涌更不惜举债收购深圳惠程,试图打造“中国特色巴菲特模式”中的“伯克希尔”。2017年《致股东的信》中写道,“2016年6月,我们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深圳惠程,希望通过深圳惠程来获取长期的资金进行长期的控股型投资,就像伯克希尔公司近年来通过不断的收购低市盈率的企业来实现自身内在价值的提升”。控制深圳惠程之后,汪潮涌通过该公司先后收购了哆可梦、爱酷游两家公司。截至2018年7月,信中利通过下属机构及其一致行动人进一步增持深圳惠程,持股比例由16.11%增至20%。

不过,从最初入股至今,信中利在深圳惠程项目的投资已浮亏至少3亿元。举债控股上市公司,也与如今国内“去杠杆”的逻辑背道而驰。

汪潮涌数次表示“以国际理念做中国的投资”。“信中利将坚持‘左手硅谷、右手巴菲特’创投与产业并重的长期战略,致力于成为一家综合性投资集团”。在《致股东的信》中,汪潮涌指出:

“我们坚信,信中利有能力为股东带来持续的回报,未来10年内市值千亿、投资千家创新企业的目标从未改变”。

这一目标何时实现,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值得注意的是,要相信中国从而“获得巨大盈利”,学习巴菲特固然重要,把握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特征,注重投资策略的本土化,不踏错节奏从而错失机会,也许同样重要。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