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走进致众科技—曾建辉:让医械创新创业不那么难(一)

来源:中华网 2016-03-22

他曾是知名医疗器械企业高管、行业专家,五年前选择了创业之路。创业期间,他带领一支由海归医学博士后领衔、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精英团队,通过不断摸索积累,开辟了医疗器械科技服务行业的新高地——医疗器械技术法规咨询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他,就是武汉致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众”)董事长兼总经理曾建辉。

因深刻体会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门槛及痛点,精准把脉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动向,致众以“服务中小型创新创业医疗器械项目和企业”的细分定位及“打造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生态圈”的伟大梦想,成为业内第一家以科技服务获得“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及火炬计划”资助的“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其平台化的发展战略也备受投资机构青睐,成为业内第一家一年时间内获得两家知名投资机构(清华大学启迪创投及经纬中国)投资的企业,并是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证券代码:833 360)的行业企业;致众多次参加国家总局组织的对行业法规标准制定的调研和研讨,积极推动法规标准的出台;致众率先在医疗器械咨询服务行业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证书编号:FS603 333)并引进SAP项目管理系统、“亿赛通”数据加密系统,实现了客户信息安全前提下的服务产品化、标准化。

今天,让我们跟随成都医学城·医科总部走进致众,与曾建辉面对面地分享他的创业故事。

将热爱当做人生的事业

2001年大学毕业后,曾建辉进入了人福医药,从事医疗器械注册、质量和法规等工作。在对行业深入了解之后,原本是知名医疗器械企业高管的曾建辉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投身在艰苦的创业中。

在被问及创业动力是什么时,曾建辉谈到:我的创业动力来自于两大方面:一是我对医疗器械行业的热爱,把它当做人生的事业。我喜欢研究国内和国际上的行业法规,也正因为对法规的深入了解,才感到监管部门和企业对法规、技术认识和理解上的差距和国内医疗器械行业CRO发展的滞后,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刺激。我想从CRO入手,实现监管部门和企业在法规、技术理解和操作上的无缝对接,从而推动行业的良性发展。

二是我感觉行业创业的时机到了,个人创业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天时来自于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大力扶植,鼓励行业的创新创业;地利来自于武汉光谷生物城的建设和发展,这是国内较早的医疗器械专业园区,它是中小创新创业型企业的乐土,也给致众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沃土;人和来自于有志同道合的人和我一起干这件事,创业计划也获得了许多企业及行业人士的认可和帮扶。

第一个五年:专注技术服务

在致众科技成立的第一个五年,致众坚持做好两件事:一是打造一支以“技术法规”为基础、以“信念、包容、致远”为价值导向的专业化、相互信任、协同作战的团队,这也是公司命名为“致众”的初衷;二是构建了项目管理及服务体系,实现了服务的产品化、标准化、流程化。

经过五年打磨,目前致众科技团队成员30多人,对于一个初创型公司,“5年”和“30人规模”都是极为重要的指标。

5年,说明公司的种子发芽了、长根了、具备抗一定风险能力和一定阶段快速成长了;30人,说明在公司“核心价值的溶剂中”,大家真的融为了一体,形成了一支具备协同作战的核心战队,同时具备了“老带新”的团队快速扩大能力。

曾建辉认为,创业者在初期应当对所处的行业或领域有较为清醒的认识,能准确地判断行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自己的专长(内心的热爱非常关键)定位企业的战略方向和发展策略。对于初创型企业,最重要的是“沉下去、专注、坚持、懂得放弃”,一点一点沉淀、做到“专、强”就会有机会,致众就是一直坚持“专注+极致”的态度。

武汉“筑巢”向东向北扩张

武汉,比不上北上广的经济发达,也没有沿海城市的地域优势,作为一个初创企业致众科技为何会选择武汉这个看起来优势并不明显的城市“筑巢”创业呢?

曾建辉信心满满的谈到:我选择武汉为创业城市有四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在武汉生活了约20年,上学和工作都在武汉,在武汉积累了一定的本地资源,这有助于我创业计划的启动。

二是武汉对发展生物产业的高度重视,2008年武汉建设光谷生物城,我有幸参与了园区医疗器械产业的规划以及招商工作,一起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专业医疗器械园“高科医疗器械园”的诞生,加上光谷推出了“3551光谷人才计划”,越来越多的人来光谷生物城创业,这些为致众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

三是医疗咨询服务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高,人才很紧缺且人力成本高,武汉聚集了大批的科研院校,且人才成本比一线城市要低,在人才团队的打造上比较有利。

四是武汉是中部中心城市,到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只有约四个小时车程,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有利于向东南西北扩张。

目标已定,路径清晰,雄心勃勃的致众科技在掌门人曾建辉的带领下会将目光瞄准哪里?有怎样的发展思路?未来,曾建辉和他的致众科技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创业中,又有着怎样的愿景?敬请期待3月25日《【企业专访】走进致众科技——曾建辉:让医械创新创业不那么难(二)》

医科总部:从医疗器械服务外包到专注技术法规咨询服务,这种身份转变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这种转变体现了致众怎样的发展思路?

曾建辉:致众用了四年的时间将定位从“服务外包提供商”转到“技术法规咨询服务平台”,这是公司定位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行业特性而做的更为准确的调整。

第一、外包适合于具备技术强、品牌影响力大的大企业。客户由于人力资源限制,业务不连续等原因将其部分流程业务(例如临床试验)委托第三方,其受托方主要的资源优势是人的数量,而目前团队规模上我们不具备优势。

第二、咨询的对象多为创新创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共性是没有形成品牌,行业资源不完整,技术不确定性较大,其需求不仅“需要人帮他跑,而是需要告诉他们怎么跑”,所以这类客户需要一支有技术背景,熟悉行业流程法规的团队提供帮助,而我们需要和客户在建立“互信”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团队作战,根据项目特点结合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在服务的过程中,致众帮助客户培养“合规”团队,助力于企业在“合规”中发展壮大,促进行业和谐健康发展。相比之下,服务外包是价值的转移、本身创造的价值空间不大,而技术咨询则是可以创造额外价值,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对于严监管的医疗器械行业,成熟和高水平的科技咨询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医科总部: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致众能走到今天,具备了怎样的发展优势?

曾建辉:致众的发展优势体现在五点:一是一支专业性强、分工明确(覆盖有源、无源、体外诊断试剂)、经验丰富的人才团队,团队规模虽不大,但整体素质高。致众的骨干力量均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来自于国内各知名高校,部分有海外留学背景,不少人有在著名大企业多年工作经验,且经历过多个项目的锤炼,他们在医疗器械咨询服务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二是建立了ISO9001质量服务体系,确保了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三是建立了完善的项目管理系统,规范了项目的运作流程;四是拥有丰富的资源生态,围绕医疗器械技术转化所需要的资源打造了行业生态圈;五是坚持品牌战略,不遗余力地打造致众品牌,扩大在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力,为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服务。

医科总部:与致众合作过的企业非常多,分布的区域也很广,请介绍下合作过的企业情况并谈一两个典型的合作案例?

曾建辉:与致众合作过的企业大概有200家,深度合作的企业超过10%,其中30%来自湖北本地企业,其余的合作企业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的公司。

苏州同心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人工心脏项目,是国内首例人工心脏项目,是当今最复杂的植入式医疗器械,集成了机械、电子、控制、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大量尖端技术以及国际先进的医疗器械开发管理经验。

产品还在研发阶段时,致众就参与其中,从法规、标准要求上指导产品研发,保证研发过程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保证研发的产品满足法规要求,并对时间、成本、进度做整体的规划。

安翰光电技术(武汉)有限公司的胶囊内镜产品是光谷生物城落户的第一个医疗器械项目,致众全程参与了该项目的引进、审批注册全流程的技术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实现产品上市。2013年,安翰光电成为第三届克莱斯勒杯“黑马大赛”冠军。

医科总部:今年两会报告中公布的未来五年中国100个重大项目及工程名单中就有两个关于医疗器械的,您对未来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有什么看法?对于推动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创业,致众有着怎样的愿景?

曾建辉:国家希望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这反应了目前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技术创新不足,对高端产品市场的占有率过低,民族品牌的影响力小。

在国家战略的扶持下,医疗器械行业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但从2015年开始国家全面实施GXP(GMP、GCP、GSP、GUP),对整个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管,另外加上飞行检查,立法加大企业违法的处罚力度等,将造成产业的整合和集中。在新的行业监管体系下,行业的门槛将大大提高,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将进入一个重新洗牌期。

目前,全国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6000家,但随着行业法规门槛的提高,一些不合规的企业将出局,行业间的并购、整合将会频繁,企业间的竞争也会更激烈,只有坚持创新的企业才有可能活下来,而从医疗器械产业市场规模来看,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一方面企业的数量不增而减,一方面整个产业保持高速发展,这给平台化的第三方技术服务创造了历史性机会。

致众的愿景是打造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生态圈,做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技术法规咨询服务第一品牌。致众通过打通医疗器械技术与市场间的法规壁垒,让创新创业型医疗器械项目能够在我们的专业服务下规范、快速的产业化及市场化,降低他们创业的风险,营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医疗器械创业环境,推动医疗器械技术创新能力及整体产业的进步。

成都医学城·医科总部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医科总部官方微信:医科总部基地(ykzbjd)。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