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金海年:从结构性因素分析经济发展规律

来源:中新经纬 2019-04-19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GDP增速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为期约十年的朱格拉周期,但是周期性仅是表象,是否能够成为持续的真正规律,要看结构性变化到阶段性变化中所体现的科学逻辑。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因素,包括人口、资源、资本、科技和管理等企业进行配置、整合以创造价值的部分,还包括制度和产业链这两个来自政府和企业间的因素;另一类是阶段性标志的结构性因素,主要包括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和全球化结构。笔者将从人口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科技结构和全球化结构六大方面分析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规律,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

  一、人口结构

  作为影响经济的外生因素,人口结构将影响劳动力占比,而劳动力占比与经济效率紧密关联。中国的老龄化正在加速,但从绝对比重来讲,中国的15至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高于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笔者将全球200多个经济体的劳动力人口占比和人均经济增速做回归分析,发现相关性相当低,这一分析结果说明劳动力人口比例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关系,这意味着劳动力占比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二、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代表居民收入水平,从需求侧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当居民收入水平进入到较高的阶段,人们消费的重点逐渐覆盖到车、房和文化、教育、医疗、旅游等改善和高层次的需要。这些变化可以参考马斯洛心理学角度的需求层次论,从经济学角度看,低层次的需求优先级最高,只有在低层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高些层次的需求才会显现。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不是周期性的,与消费需求对应的,产业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三、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从供给侧反映了经济体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工业化即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迅速上升的过程,现代化即第三产业继续扩大进一步超过第二产业的过程。随着中国第二产业的增长,制造业逐渐接近饱和,同时产能过剩、污染和资源高消耗等突出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中国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这一现象预示着中国开始从工业化走向现代化。目前中美经济结构的主要差距在于第三产业的比重。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具有单位能耗明显较低、人均收入更高、吸纳就业能力更强等特点,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更有利于绿色环保和居民收入水平的继续提高,是现代化的必然方向。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作为经济增速的两个引擎,如果第二产业饱和,那么经济增长将会逐步依赖于第三产业这一个引擎。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7.3%,对GDP的贡献率为61.3%,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为65.1%。正在到来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时代,就业机会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也是历史的必然。

  四、城乡结构

  城镇化的过程是阶段性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必须有更多的大城市才能支撑城镇化的完成,城市内部的新房交易已被二手房和租赁替代,区域发生分化,单城市的城镇化变成了城市带的集聚效应,都市圈成为城镇化高速发展下半程的重要特征。从中国各区域常住人口流动的趋势分析,三个城市带聚集效应明显,一是北京都市圈,二是长三角城市带,三是珠三角都市圈。如果要完成80%人口的城市化,就要容纳超过11亿人,至少需要8-10个城市带。

  五、科技结构

  科技结构主要包括生存方式的改善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生存改善主要指生命健康等方面,具体包括生命科技、医疗、健康、食品等领域;生活方式改善主要指居住、交通、通讯、文教等方面。基础层面包括能源、材料的创新革命和生产方式的创新革命,生产方式包括智能制造、资本整合和商业模式。

  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是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创造的新需求和商业创新改进带来的需求普及两大方面。产品产量增加、商业模式改进,只会让更多人的需求得到满足,但会遇到饱和的上限,只有科技创新创造新的需求,才会不断突破增长的极限。

  不过,创新本身是阶段性和突发性的,不是连续性的,也难以预测和计划,同时也会造成经济的剧烈波动。而且,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反过来,由于资本的优化配置,会有效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造成的经济剧烈波动。从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人的成就离不开犹太银行家和美第奇家族等资本的支持,15世纪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离不开西班牙女王提供的国家风险投资,18世纪瓦特发明蒸汽机多亏五金厂主博尔顿的倾力投资,19世纪爱迪生发明电灯、20世纪初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也是源于摩根资本的资助。标志信息革命的硅谷兴起,更是正式催生了风险投资这个新的行业。

  六、全球化结构

  最后是全球化的结构,不仅包括贸易、资本和货币,还包括企业、科技、人才和制度规则的全球化。中国对全球贸易的影响与日俱增,但只有实现资本市场的全球化,才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当下,中国的一些企业已经进入到全球100强、50强甚至10强,但其中不少企业还是依赖于中国巨大国内市场的支撑。如果一家中国企业要成长为真正的跨国企业,那么不可忽视供应链、市场和人才等方面的全球化,可以理解为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需要进行“2.0升级”。

  因此,我们只有分析经济的结构性因素,认清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才不会被周期性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章来源:中新经纬)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