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联姻航天科工 思尔特要建数字化车间

来源:中国证券网 2017-11-29

思尔特生产的焊接机器人

⊙记者 阮晓琴

走进厦门航天思尔特的生产车间、办公室,可以看到“企业使命:让人们从危险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的标语。这是公司创始人孙启民多年前参观一家汽车厂,看见焊接工人在火星四溅的车间挥汗如雨作业时的心愿。

“未来这道工序肯定要被机器替代的。”孙启民从中看到商机,2004年,他毅然放弃做了30年的贸易,转型工业自动化事业。2016年,孙启民又主动放弃第一大股东地位,引入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日前,全国股转系统与上海证券报联合开展的2017“新三板万里行”调研活动来到厦门集美,调研这家在智能制造领域耕耘13年,又与央企结缘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公司。

领先的机器人系统集成商

思尔特主营的机器人系统集成,是根据制造业客户智能化生产的需求,提供应用解决方案,并通过外购机器人本体及定制化的软件开发,将它们组装成符合需求的智能化设备和流水线交付客户。

思尔特生产车间入口过道左侧,摆放着一个大液晶显示屏。公司总经理何维光轻触显示屏,给调研组演示了公司承接的中国忠旺全国首条铝模板智能生产线。该智能生产线由四条流水线组成,投入使用后,一条流水线上的工人由200人降至17人,算上三班倒的话,总共能减少2000多个劳动力。

中国忠旺是中国车用铝龙头企业。2016年11月,思尔特与中国忠旺签订了合同额为7980万元的大订单。思尔特厂区里正在装配的还有中船重工、柳工的设备和生产线。

调研当天,记者在生产车间只看到寥寥数人。孙启民告诉记者,公司一共有250人,大多数人去客户车间现场做调试了。

思尔特能与行业龙头合作,和初创时的合伙人经历有关。孙启民最初创业设立的福州工矿设备公司,从事的是重型装备贸易,久而久之在汽车、能源、冶金、机械等领域有较深的人脉积累。那时,该公司会接到一些焊接设备客户的委托,帮忙购买一些机器人并安装。在客户的支持下,2004年,厦门思尔特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设立,成为国内较早一批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2014年,思尔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福建)省科技进步奖。2015年,获得中国十大系统集成商,并成功登陆新三板。

何维光介绍,思尔特设立12年来,已经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3000多套自动化装备集成的解决方案,是业内除龙头企业新松机器人之外,提供机器人集成解决方案最多的公司。

目前,公司拥有厦门和成都两个产销基地,以及焊接装备、汽车装备、移载机器人、机床管理、磨削装备、喷漆装备、3C和新能源、军工装备等8个事业部,业务涵盖汽车、机床、铝模板、压力容器、五金卫浴等多个行业。

联姻航天科工

2016年10月,思尔特以每股2.3367元的价格,向国资委下属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下称“航天科工”)控制的航天科工智能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航天科工机器人”)定向发行3100万股。发行完成后,航天科工机器人持有思尔特34.07%的股权,原实际控制人孙启民的持股比例降至28.83%,航天科工机器人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航天科工为何要收购思尔特?航天科工派驻公司的财务总监李伟称,航天科工收购思尔特是为了响应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军民融合的政策。航天科工对自身的技术体系作了进一步梳理,将十几项可以商业化的技术分到了下属几个大的科研实体。其中,旗下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即航天三院)的导航控制与伺服技术和减速机技术,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的核心技术。为此,航天三院以控制、伺服为核心资产,成立了航天科工机器人,以实现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和特种机器人的国产化替代。为了拓展下游应用市场,航天三院希望寻找系统集成能力与市场拓展能力强的公司合作,最终和思尔特结下了姻缘,成为央企混改的试点。

孙启民表示,当时其他上市公司给予思尔特更高的估值,但是思尔特选择了航天科工,是因为机器人系统集成是一个资金、技术、人才密集的行业。央企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可以为思尔特提供更多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与此同时,公司的高端市场拓展也会受益于央企的品牌影响力。

未来目标:构建数字化车间

最近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每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连续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机器人应用市场。孙启民告诉记者,今年机器人行业需求比往年更旺盛,关键零部件供不应求。

混改后,思尔特在寻求产业突破,以提高技术能力和利润率。据介绍,在产品开发方面,航天科工机器人股东航天三院、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拥有的航天器控制技术和伺服技术具有一定通用性,未来有望商业化应用于工业机器人领域,以提高思尔特关键零部件的自给率。另外,航天科工也在孵化一些智能制造机器人集成系统的相关技术,比如传感器等,未来这些技术一旦成熟,或注入公司,从而为航天科工智能制造打造闭环体系发挥作用。

在商业模式上,思尔特将从之前的“点”——机器人工作站,逐渐转到“线”——自动化生产线和“面”——数字化车间。“未来我们要做顶层设计,做平台运营,带着平台理念去销售,以提高行业话语权,提高整体利润率。”何维光信心满满地说。

(参与本次调研人员:阮晓琴、王晓峰、朱文彬、彭飞)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