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登录


密码输入错误
密码输入错误

忘记密码?

扫码登录

请使用最新版本犀牛之星app扫描二维码登录

立即注册 二维码登录

微网通联-乐信:从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启用短信验证说起

来源:网易 2017-06-22

(原标题:微网通联-乐信:从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启用短信验证说起)

万众瞩目的高考已经落下帷幕,各省高考成绩马上就要陆续公布,莘莘学子们十年磨一剑,终于到了利刃出鞘之际。说到高考,除了在考场奋笔疾书的这几天,前期的报名、后续的志愿填报、录取等一系列工作可谓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马虎不得。

今年,作为高考大省的山东有一个被广泛注意的举措——据山东省教育厅新闻发布会发布的消息,考生在考前打印准考证正式引入短信验证,即考生登录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时,除输入个人设置的登录密码外,还需输入手机接收到的短信验证密码;同时在6月底7月初的志愿填报环节,山东考生登录信息平台填报志愿或查询去向时,该短信验证密码仍将作为必备的登录凭证。

高考可以改变命运,但谁也不曾想到,由高考引发的无妄之灾也会改变考生的命运。2016年高考录取期间,山东省接连发生多起高考志愿被篡改和信息泄露事件,“徐玉玉案”更是让人心痛。显然,今年山东省招考院拿出了诸多相应防范措施,旨在增强考生信息安全的保障。比较过去仅限设定密码的方式,引入手机短信验证码实属一大进步之举。移动营销平台服务商微网通联旗下移动即时通信平台——乐信也提醒考生:妥善保管短信验证密码,在志愿填报期间切勿将此密码泄露给他人。

同时,乐信还指出:除了重要平台登录安全不容忽视,对于所有人而言,整个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信息及资金安全问题也已摆在面前。

当前,伴随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日益结合,网购及无现金支付的日益普及,随之而来的互联网信息及资金安全问题频发。据支付宝2016年大数据统计显示,互联网安全事件最常见的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账户被盗和个人欺诈。其中,账户被盗主要由于手机验证码及个人身份信息泄露引起。短信验证码的安全,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关口。

作为中国第一条商业短信的发出者,微网通联乐信平台的技术专家提醒大家:验证类短信一般都会注明验证码的用途,尤其是收到与银行、支付系统以及个人账户有关的短信,一定要确认自己把全部短信内容完整看完,切忌匆忙处理,更要避免贸然把验证码误发给别人;同时,验证短信中的验证码大都是在操作中进行填写,任何机构都不会要求在电话中说出验证码,如有所谓的客服人员要求说出验证码时,请一定要立即挂掉电话,更改自己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资料信息,并第一时间与公安机关取得联系。

时至今日,短信验证码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验证方式,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注册账号、支付验证、修改密码、平台登录等互联网行为大都采用这类验证形式。网络信息安全专家表示,尽管当前互联网科技与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让信息安全面临越来越艰巨的形势,但在没有更好的验证手段之前,短信验证仍将是较为安全的手段之一,但此方面必然存在各种人为的信息漏洞,增强人群自身的安全意识是社会机构的责任之一。2016年至2017年上半年,乐信在针对移动即时通信领域安全形势做出多次调查的基础上,呼吁更多的法律法规及健全机制的出台,也期待社会各界对验证码安全的普及予以重视。令人欣慰的是,当前不论是公安机关的宣传,还是商家的短信提醒中,对于验证码安全的强调正在日益增加。

在自身业务的建设上,作为2016新三板新晋企业微网通联的旗下平台,乐信在整合三大运营商资源的基础上,采用严格的通道产品化运营机制,各产品实行独立的配置、运营,持续为企业提供高并发、高到达率、高发送速度的短信服务。

在微网通联多年耕耘的基础上,当前乐信平台已开辟三十多条三网合一通道、五百余条优质通道,可与企业的400官方电话号码保持一致,更具权威度,有效区别垃圾与非法信息;通过与三大运营商直接合作,网关直连,为客户提供大量专属通道,有力提升所接收信息的安全性、效率及到达率;针对产品形式,乐信推出的语音验证码也被广泛应用,将即时通信验证安全提升到新的层次……

与此同时,在针对与收信人的信息安全平行的另一维度——平台客户即发信方自身的数据安全上,微网通联乐信平台也持续以技术手段来为之保驾护航。如采用高安全性的HTTPS接口或专线网络,外加双向IP认证,确保短信在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性;平台登录时地区及IP校验,异地登录必须手机验证;重要信息加密显示,只有平台高权限人员才能查看其明文内容;底层数据加密存储等技术都获得了行业及服务客户的认可。

总而言之,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引入短信验证折射出个人信息安全机制健全的必要性,但微网通联乐信平台所致力的移动即时通信领域信息安全仅仅是互联网安全的一个维度,全方位的互联网安全任重道远,期待更多企业与机构参与其中。

原文标题:微网通联-乐信:从山东高考志愿填报启用短信验证说起

原文链接:http://tech.china.com/article/20170621/2017062135135.html?qq-pf-to=pcqq.c2c

提交反馈
用户反馈